砰——
沉闷的枪响,骤然炸开。
那名偏将身侧,一个正自抢夺财货的乱兵,额头正中多了一个血洞,轰然栽倒。
朱重八缓缓收回冒着青烟的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那名神情僵住的偏将。
一言不发。
只是那双在烈火中淬炼过的眸子,落在人身上,却比这枪口更为冰冷。
“带上你的人,滚。”
朱重八声音不高,却仿佛有着什么魔力。
偏将心头一寒,看了看他身后那些同样手持火铳的士卒。
心道一声装什么装,连忙约束部下,仓皇离去。
赶走了他,朱重八也并不多理会城中其他区域的乱象。
他深知自己眼下人微言轻,便是郭子兴亦难以弹压全城,自己更管不了旁人。
他只是领着自己的人马,径直返回,牢牢占据了那座至关重要的蒸汽军械库。
并以此为中心,肃清了方圆数条街巷。
凡有敢于趁乱作乱者,无论何人,格杀勿论。
雷霆手段下,军械库左近,居然成了这濠州城难得保留着几分秩序的地界。
......
数日后。
濠州府衙,灯火通明。
郭子兴坐于主位,望着堂下众将,脸上却没多少攻城胜利的喜色。
这几天的乱象,他尽收眼底,却也无力约束。
而更让他忧心的,是斥候自城外传回的消息。
“诸位。”
郭子兴声音沉凝。
“朝廷已经知晓我等起事,自汴梁而来的列车,已经载着蒸汽甲士赶来,不日便可抵达徐州,兵锋直指淮水。”
“濠州弹丸之地,城防残破,我等当何去何从?”
此言一出,堂下响起嗡鸣。
“蒸汽甲士?!”
“可是在南方残害劳工的凶器?听说仅仅一架就能抵挡上百人,我等血肉之躯,如何能敌。”
“军帅,濠州不可久守!依我之见,不若趁其未至,我等分了钱粮,各自散去,另寻生路......”
“放屁!此时散去,岂非任人宰割?当固守濠州,与这狗朝廷决一死战!”
堂中众说纷纭,吵作一团,却无一人能拿出个章程。
郭子兴听得心烦意乱,目光扫过堂下。
忽而落在了那自始至终默然不语,立于末座的年轻身影上。
那人正是他新收的亲兵,朱重八。
“重八。”
郭子兴沉声开口,“你有何高见?”
堂中喧嚣,为之一静。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皆带着几分轻蔑与看戏。
一个毛头小子,又能懂什么军国大事?
朱重八自末座出列,对着郭子兴躬身一礼。
他也不理会旁人看戏神情,果断走到众人前方挂着的简陋堪舆图前,声音沉稳。
“军帅,诸位将军。”
“濠州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若是朝廷大军,携火炮围城,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
他环视众人。
“故而,守是死路一条。”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郭子兴追问。
朱重八抬起手,指向了濠州东南,淮水之畔的另一座城池。
“盱眙。”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
“濠州不可久守,我等当主动出击,夺取盱眙,以此作为生路。”
“为何是盱眙?”
一名偏将疑惑,出声质疑。
朱重八眸光微动,把这几日日夜思考的想法简单道出。
“其一,盱眙西接淮水,南临洪泽,易守难攻。”
“其二,此地远离铁轨主干道,朝廷的大炮、甲士虽然厉害,但转运离不开列车,不然的话难有作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收回手指,言语间表露真实意图。
“盱眙是淮南粮仓所在,囤有巨量粮草。我军眼下虽众,但全都是饥民,一旦粮尽,不攻自乱。”
“唯有夺取盱眙,手中掌握有大量粮食之后,方能整肃军纪,招兵买马,以图大事。”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堂中本是喧嚣的众将,此刻纷纷低下头,若有所思。
郭子兴望着眼前这个年不过十七八,却已有这般见识的年轻人,眼中迸发出一片金光。
“好......”
他毕竟也是能站出来起义的英豪,从不缺乏果决的判断。
当即就站起身,一掌拍在案上。
“好一个朱重八!”
“便依你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