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号宝船缓缓调转船头,那三座缥缈的仙山亦随之渐渐隐没于翻腾的云海雾气中,再不见分毫踪影。
甲板上,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收回略带失落不甘的目光,复又看向船头那道青衫身影。
陈安的话语平淡,却如晨钟暮鼓,敲在他们心头。
“两百年......”
清虚子口中喃喃自语,眼中渐渐燃起了一团前所未有的火焰。
“处玄所言极是,我辈既已踏上新法坦途,前路已开,未来便有无限可能。”
“不错!”
马灵抚掌而笑,一扫颓然。
“古法修行,两百年不过弹指一瞬,我等如今亦未必不能!”
乔道清更是心神激荡,对着陈安深深一礼:
“道友今日之言,令我等茅塞顿开。能追随道友共探前路,实乃贫道毕生之幸。”
两百年的时光,于凡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可于他们这些已然窥见修行门径的求索者而言,却只是漫漫人生的一个过站,并非终点。
陈安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
宝船劈波斩浪,一路向北。
远离了三仙山所在,风雨平息,航行愈发平稳。
又行了数日,前方海天交接处,一片繁忙的港口轮廓,遥遥在望。
青州港。
此地作为陈氏商行在北方的核心枢纽,其繁华景象,丝毫不亚于江南明州。
巨船缓缓靠岸,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青州船厂匠首与商行管事连忙上前。
神情恭敬中带着几分狂热,恭迎这位早已在商行内部被神话了的东家。
陈安并未急于入城歇息,在众人簇拥下,径直往那片占地广阔、日夜轰鸣的造船厂行去。
巨大的船坞内里,数艘与镇海号相仿的巨型宝船龙骨已经铺设完毕。
成百上千名匠人如蝼蚁般穿梭其间,井然有序的忙碌一片。
“庄主,此乃依照格物院图纸所建的第二批‘镇海’级宝船,预计明年开春便可下水。”
船厂匠首一脸自豪地介绍着,言语间满是敬畏。
陈安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精密的龙骨结构,又望向一旁用于吊装巨木的水力起重机括,心中了然。
青州船厂的发展,这些年并未懈怠。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压过了周遭嘈杂:
“诸位辛苦。”
众人闻言,皆是一凛,纷纷侧耳倾听。
“只不过我辈从业,当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眼下这镇海号虽是也称的上一声当世巨舰,却也不过是依仗风帆水力,终究受限于天时。”
陈安的目光落在匠首身上,平静问道:
“明州格物院所研制的蒸汽机括雏形,图纸想必已经送达青州。”
匠首闻言连连点头。
“回庄主,图纸早已送达,小老儿已领着一众匠人钻研了数日。”
“只是其结构精妙,远非寻常机括可比,尤其是那锅炉与活塞,耗煤甚巨,难以掌控,小老儿愚钝,尚未能将其与船只结合......”
“不急。”
陈安摆了摆手,“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
缓缓踱步至一处高台,俯瞰着下方繁忙的船坞,声音悠悠响起。
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诸位当知,未来的百年,将是航海的百年,亦是‘格物’的百年。”
“我辈不可抱着老本,固步自封。”
“明州所传来的蒸汽之力,将是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它将取代万千人力,亦将取代风帆水力;以钢铁铸就的巨轮,终将取代今日的巨木龙骨。”
陈安转头,灼灼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尔等当不断推陈出新,接纳新事物,将其完善,方能在这大争之世,长久立足。”
“此言,不止是对船厂,亦是对整个陈氏商行而言。”
“我辈当行于四海,无所不至,而非固守中原,与国争利。”
一番话罢,众人若有所思。
“我等...谨遵庄主教诲!”
匠首与管事们别管心里理不理解,接不接受。
此时却是齐齐躬身一拜,不敢违逆。
......
在青州盘桓数日,将一应事务尽数交代妥当。
陈安一行人便舍弃了宝船,换乘了数辆早已备好的宽大舒适的青篷马车,自陆路再度北上。
一路游山玩水,并不急于赶路。
金灵与林朝英对这陆地上的风土人情依旧兴致高昂,每日里不是趴在车窗边看那田野阡陌、城镇繁华,便是缠着悟空去林间寻觅野果。
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也不急于修行。
时而骑马而行,时而下车漫步。
身融自然,自觉轻松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