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90章 金桂酿月戏群儒,玉指拨云破迷局

第190章 金桂酿月戏群儒,玉指拨云破迷局(2 / 2)

这个问题,可谓是直击要害。青苗法是新政的核心举措之一,推行以来,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被不少人抓住把柄,用来攻击新政。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沈清辞身上,连周侍郎等人也打起了精神,想看看她如何回应。

沈清辞放下酒杯,神色平静:“这位公子所言,确是实情。任何一项新政推行之初,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青苗法也不例外。贪官污吏借机盘剥百姓,这是国法所不容的,也是新政推行者所深恶痛绝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个别现象,就否定青苗法的初衷和成效。在青苗法推行之前,每到青黄不接之时,就有不少百姓因无钱买粮,被迫向地主豪绅借高利贷,最终倾家荡产。而青苗法的推行,正是为了打破地主豪绅的垄断,让百姓能够以较低的利息向官府借贷,度过难关。据我所知,如今已有不少州县的百姓因青苗法受益,生活得到了改善。”

“至于那些借机盘剥的贪官污吏,”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朝廷早已有所察觉,近日正在严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害群之马就会被绳之以法,给百姓一个交代。新政的推行,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噎废食,半途而废。”

她的话,既承认了新政存在的问题,又阐明了新政的积极意义,同时还给出了应对之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让人无可辩驳。

那年轻学子恍然大悟,拱手道:“多谢沈小姐指点,晚辈明白了。”

周侍郎等人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他们本想借着这个问题,让沈清辞陷入两难境地,没想到她竟然应对得如此完美,不仅没有贬低新政,反而还为新政正了名。

陆景渊笑着补充道:“沈小姐说得极是。新政推行不易,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及时调整完善,就一定能够让新政惠及更多百姓。如今陛下圣明,大力支持新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席间的气氛,彻底被沈清辞和陆景渊主导,周侍郎等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雅集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众人才尽兴而归。周侍郎等人走的时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显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陆景渊特意留下来,对着沈清辞拱手道:“今日多亏了沈小姐,否则周侍郎等人,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沈清辞笑着摆手:“陆大人客气了,我不过是自保而已。倒是要多谢陆大人及时赶到,为我解围。”

“小姐说笑了,”陆景渊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就算我不来,以小姐的聪慧,也一定能够应对自如。景渊今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小姐的风采。”

沈清辞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转移话题道:“陆大人过奖了。天色不早了,大人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好,”陆景渊点头,“小姐也早些歇息。今日之事,景渊会如实禀报给侯爷和陛下,相信陛下一定会为小姐的才思和胆识所折服。”

说完,他再次拱手,转身离去。

沈清辞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今日这场雅集,看似是一场学术探讨,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她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不仅化解了危机,还为新政正了名,也算是不辱使命。

回到闺房,丫鬟月心端来一杯热茶:“小姐,您今日真是太厉害了!那些老大人被您说得哑口无言,真是大快人心!”

沈清辞喝了口热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全身,疲惫也消散了不少:“不过是些唇枪舌剑罢了,没什么厉害的。”

“怎么会没什么厉害的?”月心不服气地说道,“那些老大人个个都是饱学鸿儒,平日里仗着自己资历深,眼高于顶,多少官员都被他们刁难得下不来台,没想到今日却被小姐说得无地自容,这还不厉害?”

沈清辞笑了笑,没有说话。她知道,今日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新政的推行,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以后这样的刁难,还会有很多。但她不会退缩,只要能为父亲分忧,为百姓谋福,就算再多的风雨,她也能坦然面对。

正想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管家匆匆走来,神色有些凝重:“小姐,宫里来人了,说陛下有请,让您即刻进宫。”

沈清辞心中一动。这个时候陛下突然召见,难道是为了今日雅集之事?

她不敢耽搁,连忙换了一身正装,随着宫中的太监前往皇宫。

来到养心殿,皇帝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笑着说道:“沈清辞,你今日在崇文社的表现,朕已经知道了。不错,真是不错!”

沈清辞连忙跪地行礼:“臣女不敢当陛下夸奖,只是随口之言,让陛下见笑了。”

“起来吧,”皇帝示意她起身,“朕知道,那些老狐狸故意刁难你,想借着你打压新政。没想到你不仅应对自如,还能说得他们哑口无言,为新政正了名,真是难得。”

“陛下过奖了,”沈清辞站起身,垂首说道,“新政利国利民,臣女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你不仅聪慧过人,还深明大义,真是个难得的奇女子。沈砚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他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朕已经下旨,严查借青苗法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绝不姑息。同时,朕也会下令,让各地官府加强对青苗法的监管,确保新政能够真正惠及百姓。”

“陛下圣明!”沈清辞连忙说道。

皇帝笑了笑:“朕召你前来,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你。如今新政推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你久在侯府,见多识广,又聪慧过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够让新政更好地推行下去?”

沈清辞没想到皇帝会突然问她这个问题,略一思索,说道:“陛下,臣女以为,新政推行的关键,在于民心。只要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新政就一定能够推行下去。而要得到百姓的支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百姓真正了解新政的好处,消除他们的疑虑。其次,要严惩贪官污吏,确保新政的实施过程公正透明,不让百姓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最后,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新政的实施细则,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让新政真正落地生根,惠及百姓。”

皇帝听了,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好!你这几点建议,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朕一直觉得,新政推行之所以遇到阻力,就是因为有些官员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百姓的感受,也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你说得对,民心是根本,只要民心所向,任何阻力都能迎刃而解。”

他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欣慰:“沈清辞,你虽然是女子,但见识和胆识,却比许多男子都要强。朕决定,任命你为新政督查使,协助沈砚和王安石等人,监督新政的推行,收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朕禀报。你可愿意?”

沈清辞心中一惊。新政督查使,这个职位虽然没有明确的品级,但权力却不小,能够直接向皇帝禀报新政推行的情况,监督各级官员。皇帝竟然会任命她一个女子担任这个职位,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

她定了定神,跪地行礼:“臣女谢陛下信任!臣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协助侯爷和王大人等人,将新政推行到底,为百姓谋福祉!”

“好!”皇帝哈哈大笑,“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起来吧,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朕禀报,朕会全力支持你。”

“谢陛下!”沈清辞起身,心中充满了斗志。她知道,这个职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但她不会退缩。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女子不仅能够读书明理,还能为国为民,做出一番大事业。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月上中天,银辉洒满大地。沈清辞抬头望着天空,明月皎洁,繁星点点,心中豁然开朗。

今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