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72章 玉钗映月辨真妄,巧设局中局戏恶奴

第172章 玉钗映月辨真妄,巧设局中局戏恶奴(2 / 2)

挽月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还是拿着玉钗去了祖母的院子。不多时,挽月便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一张纸条,递给沈清沅说道:“姑娘,这是祖母让奴婢交给您的。”

沈清沅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吾孙放心,此事祖母已知晓,定会为你做主。”

沈清沅看着纸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有祖母在,柳氏就算再怎么耍花招,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第二天一早,沈清沅刚起床,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她走出屋去,只见柳氏正带着一群丫鬟婆子站在院子里,脸上满是怒气。

“沈清沅,你给我出来!”柳氏怒声喊道。

沈清沅走上前,问道:“母亲,您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发这么大的火。”

柳氏指着沈清沅,说道:“你还敢问我怎么了?你昨天是不是让挽月把祖母赏给你的玉钗送到祖母那里去了?你是不是在祖母面前说我坏话了?”

沈清沅笑了笑,说道:“母亲,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只是觉得那玉钗有些不对劲,想让祖母帮忙看看,并没有在祖母面前说您坏话。”

“你还敢狡辩!”柳氏怒声说道,“祖母刚才已经派人来问我了,说你怀疑玉钗被动了手脚,还说我派人在你的膳食里动手脚。沈清沅,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沈清沅看着柳氏,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她知道,这是柳氏贼喊捉贼,想倒打一耙。

“母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沈清沅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您派人在我的膳食里动手脚了?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祖母派来的人,看看我是不是这么说的。”

就在这时,祖母身边的大丫鬟翠儿走了过来,对着柳氏说道:“夫人,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有话要跟您说。”

柳氏脸色一变,她知道,祖母这是要为沈清沅做主了。她狠狠地瞪了沈清沅一眼,然后跟着翠儿去了祖母的院子。

柳氏走后,沈清沅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风波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但她也清楚,柳氏绝不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几天,柳氏果然没有再找沈清沅的麻烦,但沈清沅却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柳氏一定在暗中策划着什么。

这天晚上,沈清沅正在屋里看书,突然听见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她抬头一看,只见张嬷嬷鬼鬼祟祟地走进了院子,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

沈清沅连忙放下书,躲在门后,偷偷观察着张嬷嬷的一举一动。只见张嬷嬷走到沈清沅的窗下,将包裹放在窗台上,然后悄悄地离开了。

沈清沅等张嬷嬷走后,连忙走到窗台下,拿起包裹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和一个蒙面的黑布。沈清沅心里一惊,她知道,柳氏这是想让张嬷嬷假扮成刺客,来刺杀她。

“挽月,你快去找祖父和父亲,就说有刺客要刺杀我。”沈清沅连忙说道。

挽月不敢耽搁,立刻跑去寻找祖父和父亲。不多时,祖父和父亲便带着一群家丁赶了过来。

“清沅,刺客在哪里?”父亲焦急地问道。

沈清沅指了指窗台上的包裹,说道:“父亲,您看,这是刺客留下的东西。刚才张嬷嬷把这个包裹放在窗台上,然后就悄悄地离开了。我怀疑,张嬷嬷就是那个刺客。”

祖父拿起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的黑色衣服和蒙面黑布让他脸色一变。“好个大胆的奴才,竟敢在侯府里行刺!”祖父怒声说道,“来人啊,把张嬷嬷给我抓起来!”

家丁们立刻跑去寻找张嬷嬷。不多时,张嬷嬷便被家丁们抓了过来。

“老奴冤枉啊!老奴没有行刺姑娘啊!”张嬷嬷不停地喊冤。

“你还敢狡辩!”祖父将包裹扔在张嬷嬷面前,“这是你放在清沅窗台上的东西,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嬷嬷看着包裹里的东西,脸色惨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说!是谁派你来行刺清沅的?”父亲怒声问道。

张嬷嬷知道,自己要是不说,肯定会被处死。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是……是夫人派我来的。夫人说,只要我杀了姑娘,就给我一百两银子,还让我离开侯府,去过好日子。”

柳氏听到张嬷嬷的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怎么也没想到,张嬷嬷竟然会把她供出来。

“柳氏,你好大的胆子!”祖父怒视着柳氏,“你竟敢在侯府里策划行刺,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公公?还有没有侯府的规矩?”

柳氏连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父亲,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我这一次吧。”

“饶了你?你差点害死我的孙女儿,我怎么可能饶了你?”祖父怒声说道,“来人啊,把柳氏关进柴房,听候发落!”

家丁们立刻上前,将柳氏架了起来,关进了柴房。

沈清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斗争总算是结束了,柳氏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第二天,祖父便召集了侯府里的所有人,宣布了柳氏的罪行,并将她休回了娘家。张嬷嬷因为参与行刺,被判处了死刑。

从此以后,永宁侯府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沈清沅了。沈清沅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侯府里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她不仅把侯府的账目管理得井井有条,还为侯府出了不少好主意,让侯府的声望和地位越来越高。

而那支赤金点翠玉钗,也成了沈清沅的护身符。每当她看到那支玉钗,就会想起自己在侯府里经历的种种,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