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64章 ~玉盏映风波,巧计破迷局

第164章 ~玉盏映风波,巧计破迷局(2 / 2)

她的话一出,众人顿时恍然大悟。是啊,要是李修远真的贪污了银子,肯定会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怎么会这么轻易地留下证据?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苏哲也皱起了眉头,沈清辞说得有道理,这件事确实有些蹊跷。

李修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说道:“是啊!苏少卿,沈小姐说得对!我肯定是被人陷害的!这笔银子肯定是有人故意存入我府里的账户,想栽赃陷害我!”

王大人见状,连忙说道:“你别想狡辩!除了你自己,谁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五十万两银子存入你的账户?肯定是你自己干的!”

“我没有!”李修远急得满头大汗,“苏少卿,你一定要查清楚啊!我是被冤枉的!”

苏哲沉默片刻,道:“李大人,你先冷静一下。本官会继续调查这件事,一定会查明真相。不过,在真相查明之前,还请你跟本官回大理寺一趟,配合调查。”

“不行!我不能跟你走!”李修远连忙说道,“我要是走了,谁来证明我的清白?苏少卿,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在这时,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李大人,别挣扎了。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屏风被推开,一个身着黑色锦袍的男子走了出来。他面容阴鸷,眼神冰冷,正是之前一直藏在屏风后面的神秘客人。

“你是谁?”苏哲警惕地看着男子,问道。

男子冷笑一声,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漕运银子失踪的真相。”

他看向李修远,语气冰冷:“李修远,你以为你能蒙混过关吗?你和赵大人联手挪用漕运银子的事,我可是一清二楚。”

“什么?”众人哗然,纷纷看向李修远和赵大人。

李修远脸色惨白,指着男子:“你胡说!我根本不认识你!你别在这里血口喷人!”

赵大人也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道:“你是谁?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我和李大人根本没有联手挪用银子!”

男子冷笑一声,从怀中拿出一份文件,扔在桌子上:“这是你们两人联手挪用漕运银子的证据,上面有你们两人的签名和手印。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苏哲连忙拿起文件,仔细看了起来。文件上详细记录了李修远和赵大人如何联手挪用漕运银子,如何伪造账目,如何掩盖罪行。上面的签名和手印,确实是李修远和赵大人的。

“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什么好狡辩的?”苏哲目光冰冷地看着李修远和赵大人。

李修远和赵大人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王大人见状,心中大喜,连忙说道:“苏少卿,既然证据确凿,那就赶紧把他们抓起来,押回大理寺审问!”

苏哲点点头,对着身后的侍卫说道:“把李修远和赵大人带走!”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李修远和赵大人押了起来。

就在侍卫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沈清辞突然开口了:“等一下。”

众人再次看向沈清辞,不知道她又要说什么。

沈清辞站起身,走到那个神秘男子面前,上下打量着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位公子,请问你是谁?你怎么会有李大人和赵大人挪用银子的证据?”

男子眼神闪烁了一下,道:“我只是一个路见不平的人,偶然间发现了他们的阴谋,所以特意来揭穿他们。”

“路见不平?”沈清辞轻笑一声,“公子倒是好心。不过,我怎么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呢?你要是真的路见不平,为什么不早点把证据交给苏少卿,反而要等到今天的宴会上才拿出来?而且,你一直藏在屏风后面,是不是在等什么时机?”

男子脸色一变,强装镇定地说道:“我只是想在众人面前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让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罪行。”

“是吗?”沈清辞眼神锐利,“那我再问你,你这份证据是从哪里来的?据我所知,李大人和赵大人的阴谋非常隐蔽,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更别说拿到这么详细的证据了。”

男子被沈清辞问得哑口无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沈清辞见状,心中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我猜,你根本不是什么路见不平的人,而是有人派来的。你这么做,就是想借苏少卿的手,除掉李修远和赵大人,对不对?”

“你胡说!”男子怒吼一声,想要反驳,却被沈清辞打断了。

“我胡说?”沈清辞冷笑一声,“那你敢不敢告诉大家,你和吏部侍郎王大人是什么关系?”

她转头看向王大人,道:“王大人,你说呢?”

王大人脸色大变,连忙说道:“我不认识他!沈小姐,你可不能胡乱猜测!”

“不认识?”沈清辞挑眉,“可是我刚才看到,在这位公子出来之前,你和他偷偷交换了一个眼神。而且,从宴会开始到现在,你一直想方设法地针对李大人,似乎早就知道李大人会出事。这一切,难道只是巧合吗?”

王大人被沈清辞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那个神秘男子见状,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转身就要逃跑。

沈清辞早有准备,对着身后的护卫使了个眼色。护卫们立刻上前,将男子拦住,押了起来。

“把他也带回大理寺,严加审问!”苏哲见状,立刻下令。

侍卫们应了一声,将男子也押了起来。

至此,这场宴会彻底变成了一场闹剧。李修远、赵大人和神秘男子被押回大理寺审问,王大人也因为涉嫌参与其中,被苏哲要求配合调查。

其他官员见状,也没有了继续留下来的心思,纷纷起身告辞。

沈毅和沈清辞也跟着众人一起离开了李府。

坐在马车上,沈毅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赞赏:“清辞,今天多亏了你,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你怎么知道那个神秘男子和王大人有关系?”

沈清辞笑了笑,道:“其实我也是猜的。从宴会开始,王大人就一直针对李大人,表现得太过急切,反而引起了我的怀疑。后来那个神秘男子出现,拿出证据的时候,我注意到王大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而且他们两人之间的互动也很奇怪,所以我就大胆猜测他们之间有关系。没想到,还真被我猜对了。”

沈毅点点头:“你这孩子,越来越聪明了。不过,以后遇到这种事,还是要小心一点,不要轻易冒险。”

“放心吧,父亲,我有分寸。”沈清辞笑着说。

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夜色渐浓,街道两旁的灯笼亮起,映照出一片温暖的光芒。沈清辞靠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嘴角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

这场风波,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不过,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之下,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阴谋和算计。而她,作为永宁侯府的千金,注定要卷入这场纷争之中。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化解所有的危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回到侯府后,沈清辞将今天宴会上的事情告诉了沈明轩。沈明轩听后,对沈清辞佩服得五体投地:“清辞,你太厉害了!没想到你竟然能看出这么多门道,还揭穿了王大人的阴谋。”

沈清辞笑了笑:“这没什么,只是细心观察罢了。对了,二哥,你明天去翰林院的时候,注意打听一下大理寺的审问结果,看看王大人和那个神秘男子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要陷害李修远和赵大人。”

“好,我知道了。”沈明轩点点头,“放心吧,我一定会打听清楚的。”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一直在关注着大理寺的审问进展。据沈明轩打听来的消息,经过大理寺的严加审问,那个神秘男子终于招供了。他确实是王大人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李修远和赵大人。

原来,王大人一直想争夺户部尚书的位置,而李修远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就和漕运总督赵大人暗中勾结,设计挪用了漕运银子,然后嫁祸给李修远。那个神秘男子是王大人的亲信,负责收集李修远和赵大人的“证据”,并在宴会上揭穿他们。

没想到,这一切都被沈清辞看穿了,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修远虽然被冤枉,但因为他在漕运管理上存在疏忽,被陛下罚俸一年,降职为户部郎中。赵大人因为参与挪用漕运银子,被罢官抄家,流放边疆。王大人和那个神秘男子则因为陷害朝廷官员,被判处死刑,秋后问斩。

这场漕运银子失踪案,最终以这样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而沈清辞,也因为在这件事中表现出色,再次在京城名声大噪。不少官员都对她刮目相看,认为她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沈清辞对此却并不在意,她只是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在这个充满阴谋和算计的时代,她只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但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这深宅大院和朝堂纷争之中,想要独善其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相信,只要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几天后,沈清辞正在院子里赏花,挽月突然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小姐,好消息!宫里来人了,说是皇后娘娘请您进宫赴宴呢!”

沈清辞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皇后娘娘请我进宫赴宴?看来,咱们这次算是彻底出名了。”

她知道,皇后娘娘突然请她进宫,肯定是因为漕运银子案的事情。看来,她的表现已经引起了皇宫里的注意。

“小姐,那咱们要不要去啊?”挽月问道。

“当然要去。”沈清辞点点头,“皇后娘娘相邀,岂能不去?不过,这次进宫,怕是又要遇到不少有趣的事情了。”

她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知道,这次进宫,或许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辞开始准备进宫赴宴的事情。她挑选了一件淡雅的粉色宫装,搭配上精致的首饰,将自己打扮得既端庄又不失灵动。

进宫那天,沈清辞跟着太监来到了皇宫。皇宫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到处都透着庄严和肃穆。沈清辞跟在太监身后,小心翼翼地走着,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来到皇后娘娘的寝宫,沈清辞见到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身着一身华丽的凤袍,面容端庄,眼神温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民女沈清辞,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沈清辞按照礼仪,向皇后娘娘行礼。

“起来吧。”皇后娘娘笑着说,“早就听说沈小姐聪明伶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娘娘过奖了,民女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沈清辞恭敬地说。

皇后娘娘点点头,示意沈清辞坐下,然后和她聊了起来。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琴棋书画,又从京城的趣事聊到朝堂的动向。沈清辞应对得体,言辞巧妙,深得皇后娘娘的喜爱。

聊着聊着,皇后娘娘突然话锋一转,道:“沈小姐,这次漕运银子案,多亏了你,才得以真相大白。陛下对你也很赞赏,想给你一些赏赐,你想要什么?”

沈清辞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娘娘,民女不需要赏赐。能为陛下和朝廷效力,是民女的荣幸。而且,这次能查明真相,也多亏了苏少卿和各位大人的帮助,民女不敢居功。”

皇后娘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这孩子,不仅聪明,还很谦虚。不过,陛下已经决定了,要给你赏赐,你就不用推辞了。这样吧,我听说你喜欢读书,陛下就赏赐你一座藏书楼,里面摆满了各种珍贵的书籍,你看如何?”

沈清辞心中大喜,连忙起身行礼:“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民女感激不尽!”

藏书楼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赏赐。有了这座藏书楼,她就能读到更多的书籍,增长更多的知识。

皇后娘娘笑着说:“起来吧。以后要是有时间,常进宫来看看我,陪我聊聊天。”

“是,民女遵旨。”沈清辞恭敬地说。

随后,皇后娘娘又留沈清辞在宫里吃了午饭,才让太监送她回府。

回到侯府后,沈清辞将进宫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家人得知她得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赏赐,都非常高兴。

沈毅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欣慰:“清辞,你真是我们侯府的骄傲。以后,你要更加努力,不要辜负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期望。”

“放心吧,父亲,我会的。”沈清辞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辞一边打理着自己的藏书楼,一边关注着朝堂的动向。她知道,虽然漕运银子案已经结束了,但京城的风波并没有平息。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阴谋和算计。而她,也将继续在这纷争之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清辞的藏书楼也越来越热闹。不少文人墨客都慕名而来,想要借阅书籍,和沈清辞探讨学问。沈清辞也乐于和他们交流,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永宁侯府,也因为沈清辞的出色表现,在京城的地位越来越稳固。沈毅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成为了陛下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沈清辞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她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为永宁侯府,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沈清辞再次来到藏书楼,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嘴角露出一抹满足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挑战在等待着她。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相信,只要自己保持初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那些曾经的阴谋和算计,那些曾经的风波和挑战,都将成为她人生路上的垫脚石,让她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她的传奇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