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手机,点开与林舒安的对话框。上一次联系,还是她发来那幅「根骨」。
他沉默着,指尖在屏幕上悬停许久。打了很多字,又逐一删去。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苍白,也无法准确描述那十几秒“连接”带来的巨大震撼。
最终,他没有输入任何文字。只是将摄像头对准窗外——院子里有一盏孤灯,在寒夜中散发着稳定而温暖的光晕,灯光下,隐约可见新落的雪花安静飘落。他按下录制键,拍摄了一段十秒钟的、无声的视频。
视频里,只有静谧的夜,温暖的灯,和安静的雪。
·他点了发送。
国内正是凌晨。林舒安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特有的提示音让她立刻醒来。
她点开那段无声的视频。没有文字,没有表情。只有异国的夜与雪,和那盏孤灯。
她的心先是微微一紧,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欣慰交织着涌上心头。她反复看了三遍。
“他累了…但他还在那里站着。他看到了光…” 她几乎能透过这冰冷的屏幕,触摸到他彼时复杂的心境——有孤独,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愿言说、却希望她能懂的…微弱的希望。
她也没有回复文字。她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是打扰。
她轻轻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宣纸,研墨。就着窗外透进来的熹微晨光,她对着手机里那盏灯的画面,开始勾勒。她画下了那盏孤灯,在漫天风雪中,光芒虽小,却坚定地照亮了周遭的一小片黑暗,雪花在光晕中仿佛变成了温柔的萤火。
她在画角,再次题下那两个字:「根骨」。
这一次,这两个字的意义已然不同。它不仅是兰草在石缝中的坚韧,更是那盏灯在风雪中的坚守,是他在平衡板上找回的“连接”,是穿越重洋、无需言说的懂得。
这一夜,相隔万里的两个人,在不同的时空,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场灵魂的对话。
破晓的微光,并非总是轰然降临的日出。
有时,它只是黑暗中一盏不灭的孤灯,是平衡板上短暂的稳定,是跨越时空、无声传递的一份懂得。
这光虽微,却足以刺破最沉重的黑暗,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