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同心协力御狼患(1 / 2)

后半夜的风像是捎来了西伯利亚的寒潮,刮在仙人柱的兽皮上,发出沉闷的咆哮。篝火的光芒在风中明灭不定,守夜猎手的身影被拉长又扭曲,投射在雪地上,如同摇曳的鬼魅。营地里的狗不再吠叫,而是发出一种低沉的、从喉咙深处滚出来的呜咽,夹着尾巴,焦躁地在拴绳范围内来回走动,鼻子不停抽动,捕捉着风中那丝若有若无的、让它们恐惧的气息。

冷志军几乎一夜未眠。并非全然因为警惕,更多的是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性和应对方案。孟和和几位老猎人提供的狼群习性,乌娜吉对陷阱的精通,以及他自己两世为猎的经验,像零散的拼图,需要在他脑子里组合成一张有效的猎杀之网。天快亮时,他才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却梦见无数双绿油油的眼睛在黑暗中凝视着他,还有胡安娜系着红围巾站在屯口张望的身影。

他是被一阵压抑的喧闹声惊醒的。天光未大亮,灰蒙蒙的。柱外,孟和正在低声呵斥着什么,夹杂着女人压抑的抽泣和孩童的啼哭。冷志军披衣起身,掀开皮帘一角,只见营地中央,几个妇人正拉扯着两个半大的少年,少年脸上带着倔强和恐惧,手里紧紧攥着削尖的木棍。

“回去!添什么乱!”孟和脸色铁青,“那是狼群!不是你们打的兔子!”

“阿爸!我们能帮忙!我们可以放哨!”稍大些的少年梗着脖子喊,声音却带着颤音。

原来是有两家半大的孩子,被连日的恐惧和长辈的紧张感染,竟想偷偷溜出去找狼群“报仇”。幸好被起夜的老猎人发现,拦了下来。这一幕,让冷志军心头沉重。狼患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损失,更是对人心和秩序的侵蚀。

孟和打发走妇人和孩子,转过身看到冷志军,疲惫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让你看笑话了。这帮小崽子,不知天高地厚。”

冷志军摇摇头:“狼群不除,人心难安。” 他望向西北方那片阴沉的山坳,“今天,必须拿出个章程来。”

早饭是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的。热腾腾的肉粥也驱不散人们眉宇间的忧色。饭后,孟和将核心的七八个猎手,连同冷志军、乌娜吉和林志明,召集到他的仙人柱里,进行最后的战前部署。塘火烧得噼啪作响,映着一张张凝重而坚定的脸。

乌娜吉首先开口,她拿出几根用硬木削制、形状奇特的机关部件。“这是‘木夹箭’,”她解释道,一边熟练地组装着,“埋在地上,用细藤绊索触发,力道很大,能射穿狼腹。比铁夹子隐蔽,狼不容易察觉。” 她又拿出一些用毒草药汁浸泡过的箭簇,分发给擅长弓箭的猎手,“见血封喉,对付头狼和冲在前面的恶狼。”

孟和补充道:“我们鄂伦春的老法子,对付大群野兽,可以用火。但不是明火,是烟。用湿柴和特定的草药点燃,制造浓烟,狼怕这个,能扰乱它们的嗅觉和方向。”

冷志军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术:“我们不能只守不攻。得主动把它们引出来,引到我们选好的地方。” 他指着地上炭笔画出的地图,“这里,两山夹一沟,地势狭窄,出口少。我们在这里设下主埋伏。然后,派一队人,装作防守薄弱,去狼窝附近活动,激怒它们,把它们引过来。”

“引狼入室?太危险了!” 一个鄂伦春老猎人担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