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风静静听着,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典籍,偶尔伸手拿起其中一本,快速地翻看几页,然后点头表示认可:“有劳蔡小姐辛苦找寻。这些资料确有很大帮助,许多细节是此前未曾见过的。”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带着适当的赞赏与感谢。
两人于是在长案旁各自坐下,开始埋头于故纸堆中,专心查阅。徐逸风主要翻阅那些正史和地理志,看得速度极快,目光如电扫过书页,似乎只在寻找某些特定的关键词或信息点,时而提笔在随身笔记上记录几句。蔡若兮则对那本《河西访古录》更感兴趣,读得十分仔细投入,时而因为其中某些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记载而微微蹙眉,时而又因为一些模糊不清、却可能隐含线索的描述而陷入沉思。
偌大的琅嬛阁一时万籁俱寂,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细响和彼此清浅平稳的呼吸声,气氛专注而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蔡若兮忽然轻轻“咦”了一声,打破了这片寂静,立刻吸引了徐逸风的注意。她指着《河西访古录》中的某一页,抬头看向徐逸风,眼中带着明显的困惑与不解:“徐先生,你看这里……这位作者提到,他在黑水城遗址附近曾听当地一位年迈的老牧民讲述,传说那位黑将军麾下,似乎还存在着一支非常特殊的卫队,并不属于西夏常规军制,被称为‘黑云铁骑’,据说……据说他们信奉的并非西夏主流佛教,也不是草原上常见的萨满教,而是一种非常古老、崇拜所谓‘黑色星辰’的原始信仰……这书上甚至还含糊地说,黑水城地下,可能不仅仅埋藏着西夏王朝的宝藏,还有更早的、属于那个‘黑云’部族的神秘圣地或祭祀场所……这,这听起来太过离奇,您觉得这是真的吗?还是仅仅是以讹传讹的乡野怪谈?”
徐逸风神色不变,从容地接过那本书,仔细看了她所指的那段文字。书中记载确实用语模糊,多有“据说”、“相传”、“闻诸野老”等字眼,更像是一种道听途说、未经考证的记录。他沉吟片刻,方谨慎地开口道:“西北之地,自古民族混杂,历史悠久,各种传说源流交织,真伪难辨,往往扑朔迷离。这‘黑云铁骑’与‘黑色星辰’之说,正史官书均无记载,或许是某个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小部落的独特信仰,后世被附会到了威名赫赫的黑将军身上。不过……”他话锋微转,指尖在那段文字上轻轻点了点,继续道,“任何民间传说,往往也都有其现实的一丝影子或源头。或许黑水城的地基,确实建立在某个更古老的遗迹之上,亦未可知。我们此前在黑水城找到的那些带有非西夏风格的神秘纹饰,或许能与此类传说相互印证,提供另一种思路。”
他的解释合情合理,思路清晰,既未完全否定这些荒诞传闻,也未过度解读其真实性,听起来完全是一位严谨学者的客观态度。
蔡若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先生说得是。是若兮想当然了,看到一点奇特线索便容易激动,失了考据的严谨。”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颊微红,随即继续低头翻阅手中的书册,似乎并未将这段小插曲太过放在心上。
徐逸风目光从她低垂的眉眼上轻轻掠过,随即也重新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书册,面色平静无波。只是在无人看见的角度,他翻动书页的手指,在某本地方志的附录部分——一张绘制得极其简陋粗糙的西北古道示意图上,极其短暂地停顿了一瞬。那张示意图的角落处,有一个用极细墨线勾勒的、几乎被忽略的微小标记,形状类似三个相互扭曲、缠绕的诡异漩涡。
他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地翻过了这一页,仿佛什么都没有看到。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窗外的日头已经开始西斜。徐逸风抬手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心,起身道:“今日便到此为止吧。这些信息量大繁杂,需回去后慢慢消化梳理。多谢蔡小姐今日鼎力相助。”
蔡若兮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脖颈,笑道:“先生太客气了。能助先生一臂之力,为研究尽一份心,若兮欣喜不已。”她看着长案上摊开的大量书籍,问道,“这些书……”
“暂且先放于此吧,明日或许还要再来叨扰,继续查阅。”徐逸风道。
“也好。我会吩咐下去,此处不会有人前来打扰整理,先生放心。”蔡若兮点头应下。
两人一同走出琅嬛阁,蔡若兮重新仔细锁好沉重的大门。室外阳光正好,暖融融地照在身上,与阁内的阴凉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恍如隔世。
“先生接下来有何打算?”蔡若兮一边沿着青石小径走着,一边问道。
“先回房将今日所见所获稍作整理记录。”徐逸风答道,顿了顿,又似随口一提,语气自然,“听闻姑苏城外的玄妙观,其素斋风味独特,颇负盛名,不知可否劳烦蔡小姐,明日遣人帮我去买一份回来尝尝鲜?”
蔡若兮闻言莞尔一笑,爽快应道:“这有何难?何必等到明日,我这就让下人快马去买,午膳时分便能送来。玄妙观的三菇面和素火腿确实是一绝呢,先生定要尝尝。”
“如此,便有劳蔡小姐费心了。”徐逸风拱手微微一笑,笑容清淡温和,一如这秋日的阳光。
两人在琅嬛阁前的岔路口分开,各自离去。徐逸风缓步走回客房,一路上面色平静如水,唯有在经过一处僻静无人的回廊时,他的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廊外庭院中一株罕见的、叶片呈现出暗紫红色的珍品鸡爪槭,其茂密树冠生长的奇特姿态,恰好将一片浓重的阴影投在了通往蔡府西北角一处偏僻小门的路径之上,显得有几分幽深难测。
他脚步未停,仿佛只是随意一瞥,便径直回了房。
午后,玄妙观的精致素斋准时送来,菜色清爽,口味咸淡适宜。徐逸风安然用毕,便一直待在房中,凭藉着惊人的记忆力,将白日于琅嬛阁所阅书籍中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野史传说中反复出现的特定地名、古老部落称谓、奇异符号等,逐一冷静而清晰地记录下来,笔迹工整而缜密。
窗外日影渐渐西斜,姑苏城再次温柔地笼罩在了一片朦胧的暮色之中。一切看似平静如常,岁月静好,唯有书案上那张渐渐写满神秘字符与地名的纸笺,无声地预示着,更深更猛烈的风暴,还在远方酝酿,即将来临。
(第二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