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尘莲不愧是昆仑至宝,凌宵体内那阴损的魔障,在莲心温和的净化之力下,如冰雪般消融。
不过三五日,他不仅伤势痊愈,被纯净灵力涤荡过后,反而因祸得福,修为隐隐更上一层楼,直逼金丹后期。
散修派上下自是欢欣鼓舞的。
主心骨凌宵无恙且实力精进,让原本就因擂台赛胜利而高昂的士气,更是达到了顶点。
连带着,姜瑜的“汀上小筑”也愈发火爆。
每日慕名而来的弟子络绎不绝,都想尝尝姜瑜的灵膳,究竟是何等滋味。
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下,宗门内的暗流也开始涌动。
丹修派此番守擂失败,颜面大损。
更让大长老苏穆恼火的是,派中一些年轻弟子竟开始私下议论,觉得日日服用辟谷丹,苦修不辍,进展似乎也并不比那些时常去汀上小筑打牙祭的散修派弟子快多少。
甚至有人偷偷效仿,开始尝试接触寻常灵食,虽还不敢明目张胆,但那颗被“唯辟谷论”禁锢多年的道心,已然出现了裂痕。
“荒谬!堕落!”
丹修派讲经堂内,苏穆听闻心腹弟子的汇报,气得一掌拍在案几上,上好的紫檀木瞬间布满裂纹。
“贪图口腹之欲,懈怠自身修行,此乃道心不坚之大忌!我青云宗立派之本,岂容此等歪风邪气侵蚀!”
“传令下去,丹修派弟子若再有私下沾染灵食,荒废炼丹者,严惩不贷!”
与此相对,三长老高垣则在一次宗门事务会议上,捋着胡须,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表示:
“宗主昔日常言,大道三千,各有其途。我青云宗能屹立至今,靠的便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修炼之道,从未有定规定法,辟谷丹固然是正道,但若其他途径亦能助弟子明心见性、精进修为,只要不违门规,不涉邪魔,又何须一味排斥?”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苏穆,才幽幽开口。
“近来魔族似有异动,我等更应团结一致,警惕外敌,而非在内部修炼方式上过多苛责。”
苏穆被意有所指的话语说得面色微青,不满地“哼”了一声之后,甩袖而去。
两位长老态度迥异,门下弟子自然也分成了泾渭分明两派。支持革新者觉得三长老言之有理,固守传统者则唯大长老马首是瞻。
宗门气氛,在平静的表面下,多了一丝紧张。
而处于风暴眼之一的姜瑜,此刻却无暇顾及这些纷争。
宗门大考日益临近,她正紧张地准备着。
宗门大考分为文试和武试,文试便是考察道义的感悟,而武试便是考验实战。
文试她倒不担心,不管是灵植特性,还是药理搭配,与她平日研究菜谱息息相关,理解起来事半功倍。
可武试,却成了横在她面前的一道巨大难关。
食修能有什么技法?难道真要举着锅勺与人比拼剑术法术?
她试着拿起寻常弟子练习用的长剑,挥舞起来只觉得别扭无比,灵力运转滞涩,十成威力发挥不出一成。
其他法器更是如此,与她自身的食修功法格格不入。
虽说她契约了紫金鼎,但其终究是口鼎,无法与她并肩作战。
几日尝试下来,进展寥寥,怕是连合格都做不到,让她不禁有些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