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非常规反击(2 / 2)

金雪突然想起白天的事:“中午在松树林,赵猛哥故意把红军引到蓝军的警戒区,让他们自己打了起来。这算不算‘章法’?”

“算,但不够。”林霄摇头,“我们要的不是小打小闹,是彻底撕开包围圈。”他指向地图最边缘的一个小点,“这里是废弃的森林防火站,有部老式手摇电话,能直通县武装部。只要把蓝军那份文件送出去,督查组一到,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可那里被红军重兵把守着。”马翔皱眉,“下午观察过,至少一个排的兵力,还有两挺机枪。”

“重兵把守才好。”林霄的眼睛在火光下发亮,“他们把主力放在防火站,其他地方的防守就会松懈。我们可以兵分三路——”他在地图上划出三道箭头,“一路佯攻防火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路去磁矿层那边,用老法子干扰无人机,制造混乱;第三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从箭竹林绕到防火站后山,找到机会把文件送进去。”

“谁去送文件?”赵猛攥紧了柳树枝,指节发白。

“我去。”林霄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我的断刃军刀能撬开通风口的栅栏。”

“不行!”金雪猛地站起来,洞外的风灌进来,吹得火堆剧烈晃动,“你的伤还没好!后山的崖壁几乎是直的,根本爬不上去!”

“爬不上去也得爬。”林霄看着她,目光沉静如水,“咱十七个人里,只有我知道文件的具体内容,也只有我去过防火站的通风口——三年前县武装部组织消防演练,我在那里待过一整天。”他拍了拍金雪的肩膀,“你负责带佯攻组,记住要造足声势,让他们以为我们要硬闯。”

老张往火堆里添了块干柴,火星腾起,照亮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霄娃说得对。当年送情报,都是最壮的后生去,咱这些老的在前面挡枪子。”他把那根磨尖的杨木拐杖递给林霄,“这拐杖里是空的,能藏文件。当年我爹就用这招,把鬼子的布防图送了出去。”

林霄接过拐杖,沉甸甸的手感里仿佛握着百年的光阴。他突然站起身,对着所有人敬了个标准的民兵礼——右手五指并拢,指尖触到眉骨,动作不算标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庄严。

“明天拂晓行动。”林霄的声音在漏风的窝棚里回荡,像敲在每个人心上的鼓点,“记住,我们不是在逃,是在战斗。为了那些在火场里帮过咱的村民,为了不能白白受伤的老张,为了这身穿了多年的迷彩服——咱民兵的荣誉,不能丢!”

“不能丢!”十六个人齐声呐喊,声音撞在岩壁上,又反弹回来,震得火堆噼啪作响。

洞外的风似乎小了些,远处的追兵已经换岗,隐约传来他们哼的军歌。林霄望着跳动的火焰,突然想起王部长在新兵培训时说的话:“民兵的‘民’字,是人民的民;‘兵’字,是当兵的兵。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要咱既懂百姓的苦,又有当兵的勇。”

他低头看了看掌心的老茧,那是扛沙袋磨的、握锄头磨的、此刻握着断刃军刀磨的。这些老茧里藏着的,不只是疼痛,更是这片土地赋予的韧性——像崖壁上的青松,哪怕只有一道石缝,也能扎下根去,把腰杆挺得笔直。

天快亮时,赵猛带着人检查完最后一处陷阱回来,脸上带着兴奋:“都布置好了!在防火站的必经之路埋了二十块碎玻璃,还在草丛里藏了几捆干艾草,点火就冒烟,能挡住他们的视线!”

林霄点点头,把文件仔细卷好,塞进杨木拐杖的空心处,再用蜡封好端口。金雪走过来,往他口袋里塞了个东西——是那半袋辣椒粉,还有一小瓶烫伤膏。“后山的石头上有青苔,小心点。”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火塘里的炭,带着能焐热人心的温度。

林霄没说话,只是把民兵徽章摘下来,别在她的衣襟上。“这个你先戴着。”他笑了笑,露出颗缺角的牙,“等我回来再换。”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三支队伍分别出发。佯攻组的方向传来赵猛故意发出的呐喊,磁矿层那边升起了马翔点燃的艾草烟柱,而林霄则背着绳索,钻进了通往防火站后山的密林。

松针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为他送行。林霄摸了摸怀里的杨木拐杖,感受着文件的棱角硌在胸口——那不是纸,是十七个民兵的信念,是不能被正规军的傲慢碾碎的尊严。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比箭竹林更难走,会比火场更凶险,但他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因为他是民兵,是这片土地养大的娃,是看着乡亲们在火里水里帮忙的娃。这份情,这份义,就是他勇气的根。

远处的枪声突然响起,是佯攻组和红军交火了。林霄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身影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只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印在带着晨露的泥土里,像一个个倔强的惊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