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有做病理吗?(1 / 2)

张国强接过报告,眉头紧锁。

这种情况下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大出血。

“有做病理吗?”

“做了穿刺活检,是神经母细胞瘤。”李文博说,“恶性程度很高,如果不尽快手术,孩子最多还能撑三个月。”

张国强沉默了。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生长速度快,容易转移。

但这个孩子的肿瘤位置太特殊,手术难度极大。

“师弟,你有把握吗?”李文博问。

“说实话,没有。”张国强摇头,“肿瘤包绕大血管,剥离的时候很容易损伤血管壁。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那怎么办?”男孩的父亲急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孩子等死?”

“老王,你别激动。”李文博安抚道,“我们再想想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男孩的父亲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流,“我跑了五家医院,没有一个医生敢接这个手术。”

气氛一时间凝重起来。

林新成一直站在旁边,默默观察着CT片。

肿瘤的位置确实棘手,但并非无解。

关键在于剥离肿瘤时的手法和顺序。

如果能先处理周围的小血管,再逐步剥离大血管,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我有个想法。”林新成突然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他。

“小林,你说。”张国强眼中闪过期待。

“肿瘤虽然包绕了大血管,但从CT来看,血管壁应该还没有被侵犯。”林新成指着片子,“如果采用分步剥离的方法,先切除肿瘤的外围部分,再逐步向中心推进,可以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

“分步剥离?”李文博皱眉,“这样会延长手术时间,孩子能撑得住吗?”

“所以需要精准的麻醉管理。”林新成说,“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立刻调整。”

张国强眼睛一亮。

“这个方法可行。”

“可是。”李文博犹豫,“分步剥离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会伤到血管。”

“我来主刀。”林新成平静地说。

李文博愣住了。

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主刀这么复杂的手术?

“小林,你确定?”张国强也有些担心。

“确定。”林新成语气坚定,“我有把握。”

张国强看着林新成的眼睛,沉默了几秒钟。

“好,那就让你试试。”

“师弟,你疯了?”李文博急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不是儿戏。”

“师兄,我相信小林。”张国强说,“他既然敢说有把握,就一定有底气。”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男孩的父亲突然站起来,“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愿意试。医生,拜托你救救我儿子。”

说完,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老王,你这是干什么?”李文博连忙去扶。

“李主任,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男孩的父亲眼泪直流,“但我真的没办法了。求求你们,给孩子一个机会。”

林新成走过去,扶起男孩的父亲。

“您放心,我会尽全力的。”

男孩的父亲握着林新成的手,不停地点头。

“谢谢,谢谢你。”

手术定在第二天上午。

回去的路上,张国强一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