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球场外的风像从阿尔卑斯山脉吹下来的锋刃,贴着皮肤划过去,让人不由自主打个激灵。
但球场内部完全是另一种世界。
灯光亮得像白昼,
球迷的红色围巾把整个场馆染成一个巨大的火炉,
热浪、嘘声、歌声混在一起,让人胸腔轻微发震。
这就是欧冠,和联赛完全不一样的氛围。
球员通道里,两队已经列好队。
江辰站在队伍中央,身前是孔帕尼,身后是席尔瓦。
球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双方首发阵容。
拜仁慕尼黑
主教练:托马斯·魏因茨尔(俱乐部临时主帅)
阵型:4-3-3
门将:诺伊尔
后卫:拉姆、博阿滕、阿拉巴、贝尔纳特
中场:施魏因施泰格、哈维·阿隆索、格策
前场:托马斯·穆勒、莱万多夫斯基、罗本
这是欧洲最完整、最成熟、最稳定的团队。
虽然瓜已经离开,但他的影子还在:站位习惯、压迫触发点、三角换位、肋部推进……全都保持原样。
曼城
主教练:瓜迪奥拉
阵型:4-3-3
门将:乔·哈特
后卫:萨巴莱塔、瓦拉内、孔帕尼、克里希
中场:费尔南迪尼奥、亚亚·图雷、席尔瓦
前场:江辰、阿圭罗、斯特林
这是瓜在曼城打造的第一版“完全体原型”。
速度、压迫、肋部撕裂、宽度与节奏全部到位。
当欧冠的音乐在球场内升起时,整个安联球场像是活了。
拜仁球迷举起红色的折叠画幅,拼成巨大的 tIFo:
“dAS ISt UNSER hAUS.”(这里是我们的家)
江辰看过去,只是轻轻吸了一口气。
不是被震慑,而是被这种舞台的重量压实了一下心口。
图雷在他旁边咽了一口唾沫:“哟……比我想得还要凶。”
席尔瓦笑了笑:“你习惯就好。”
阿圭罗拍拍斯特林的后背:“没事,你至少不会被嘘。”
斯特林侧头:“我跑得够快,他们嘘不上我。”
9 月 17 日,安联球场
裁判一声哨响——
欧冠首轮小组赛 F 组最重磅的对决正式开始。
拜仁开球。
前 8 分钟,
安联球场的节奏用一种近乎凶狠的方式展示给曼城。
拜仁的第一波压迫
球刚给到中圈,
穆勒立刻前冲,
莱万外切,
罗本从右侧突然启动。
三条线路同步压迫。
瓦拉内第一脚回传给哈特时,整个曼城的后场像上了紧箍。
斯特林大喊:“他们冲得太快了!”
亚亚·图雷没有慌:“正常,一开始都是这样。”
瓜在场边只是沉着,不喊、不挥手、不指挥。
因为他太清楚——
拜仁的第一波压迫只是一种“传统”,
凶,但可控。
真正危险的,是十五分钟后的节奏变化。
第 11 分钟,曼城的第一次完整反击出现。
哈特大脚开出。
阿圭罗回撤做球,席尔瓦第一时间横敲给江辰。
江辰一停,
外趟,
拉开半个身位,
开始往肋部突。
这一刻,安联球场像被按了静音。
因为——
拜仁的整个中后场都知道:肥皂泡一般薄的肋部,是他们最怕的点。
哈维·阿隆索第一时间横移,
阿拉巴上抢,
博阿滕从侧面追。
江辰没有强突,
突然——
回扣!
那一瞬间的动作干净得像刀刃。
【敏锐直觉:阿拉巴的脚步靠得太近】
江辰顺势推给插上的萨巴莱塔。
老将一脚传中,
阿圭罗抢点,
被博阿滕顶出底线。
这是曼城上半场最完整的第一次威胁。
从第 15 分钟到第 30 分钟,
比赛完全进入拜仁的主场节奏。
他们的三角传递流畅得让曼城几度只能跟着对方转圈。
格策在中路轻盈地转身,
一脚直塞,
穿过了费尔南迪尼奥和亚亚·图雷之间的缝隙。
穆勒斜插,
莱万跟上,
罗本开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