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压抑的呼吸声。吴鹏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严雪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但范围被严格控制在最小的核心圈层。
林松涛带领一支绝对可靠的便衣小队,如同融入城市的暗影,开始了对吴鹏社会关系的秘密摸排。他们首先找到了吴鹏在瀚海生物时期的一位前同事,如今已跳槽到另一家药企。
在一家嘈杂的咖啡馆角落,这位前同事听到吴鹏的名字时,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吴鹏啊……可惜了。”他搅拌着咖啡,压低声音,“他是我们那届最有天赋的,脑子活,手也巧,就是……太执拗,太痴迷于技术本身,有时候会钻牛角尖,不太管那些条条框框。三年前那个事……唉,听说是在一个神经抑制项目的动物实验阶段,他私自加大了剂量组,想追求‘极致效果’,结果引发了伦理争议和数据合规问题,公司为了撇清关系,就……”
林松涛记下了关键点:执拗、痴迷技术、漠视规则。
通过这位前同事,他们又辗转联系到了吴鹏的前妻。在一处安静的社区公园,这位面容憔悴的女性显得十分抗拒。
“别再问我他的事了,我跟他早就没关系了。”她语气冰冷,“离婚后他就像变了个人,更加阴郁偏激,总觉得是社会和公司亏欠了他。他卖掉了我们的房子,拿走了所有钱,说是要自己搞研究,证明给所有人看……后来就彻底没了音讯,偶尔会用一个网络电话打过来,说些莫名其妙、让人害怕的话,什么‘新时代’、‘净化’之类的……”
阴郁偏激、自认为被亏欠、进行秘密研究、接触激进思想。
最后,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吴鹏旧手机部分云端通讯录,他们找到了一个他离职后偶尔联系的、开地下电子维修店的老熟人。经过一番“工作”,店主含糊地透露,大概一年前,吴鹏曾找他帮忙改装过一批二手的老旧工业设备,提到了“通风”、“防腐蚀”和“独立供电”的要求,交货地点模糊地指向市郊废弃的第三化工厂家属区附近。
市郊废弃化工厂家属区!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可供排查的区域!
林洛洛则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她调动了所有权限,追踪吴鹏名下那个“鹏程生物技术咨询”工作室的任何蛛丝马迹。工作室的银行账户几乎休眠,但却有几个异常的小额、定期跨境比特币流入记录,来源无法追踪。它的网络IP地址变幻不定,但曾多次短暂出现在城西大学城附近的公共WiFi热点区域。
比特币收入、活跃于大学城附近。他需要公共网络,说明他没有稳定的高级匿名网络接入点,可能独立于“导师”核心团队之外活动?
吕木翰的进展更为微观和技术化。那片电子碎片经过艰难的数据恢复,提取到少量残缺的数据碎片,经过解码,其中一个文件夹的临时缓存名称被成功恢复——“WPegProjectOga”。
“Ω项目”!这极有可能是吴鹏对自己那可怕研究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