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一次全体会议(1 / 2)

第302章:第一次全体会议,一群“老油条”和“望天派”

第二天,绿洲市起了风。

风不大,却带着一种不依不饶的韧劲,卷着细沙,敲打在迎宾招待所的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无数只蚕在啃食桑叶。

改造过的餐厅里,气氛有些古怪。

墙上用红纸黑字,贴着一行歪歪扭扭的标语:“热烈欢迎市水务、电力、建委领导莅临指导工作”。落款是“国家西部经济内循环发展试验区办公室”。这行字是博士小张连夜用毛笔写的,他写论文的手稳,写毛笔字的手却抖,导致“国家”两个字显得底气不足,而“试验区”三个字则大得快要掉下来。

会议桌是几张旧餐桌拼的,上面铺了招待所能找到的最干净的床单,充当桌布。椅子更是五花八门,有带扶手的软包椅,也有掉了漆的木头凳,甚至还有两张塑料的马扎。

老刘正小心翼翼地给几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缸子倒水,茶叶是他在楼下小卖部买的,十块钱一大包,梗多叶少。

冯姐则抱着个笔记本,坐在林默身边,面色凝重,像是在等待一场答辩。

这便是“国家西部经济内-循环发展试验区办公室”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与其说是会议,不如说更像一个草台班子,在风中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戏台,等着看有没有人来捧场,或者,是来砸场子。

九点整,楼道里传来了脚步声,由远及近。

门被推开,先进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身影。绿洲市水务集团总经理钱德发,一个把“脑满肠肥”四个字写在脸上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紧绷的夹克,拉链只拉到一半,露出底下印着商标的Polo衫。他一进门,视线就在那张红纸标语上停留了半秒,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

紧随其后的是电力公司的赵总,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有几分技术干部模样的中年人。他显得要沉稳许多,只是在看到那几张塑料马扎时,眉头微微皱了皱。

最后进来的是市建委的孙主任,他腋下夹着一个半旧的公文包,手里还捧着一个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一副老干部的标准派头。他一进来就找了个离门最近的位置坐下,仿佛随时准备离场。

这就是林默要请的“神”,绿洲市最有实权的三个“地头蛇”。

“哎呀,林主任!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钱德发一屁股坐在一张看起来最结实的软包椅上,椅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他自来熟地伸出胖手,隔着桌子就要跟林默握手,“早就听说京城来了位青年才俊,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不凡!”

林默的脑海中,剧本面板清晰地浮现。

“钱德发:情绪-敷衍、轻视、一丝好奇。”

“内心真实诉求:赶紧走完过场,中午还有个酒局。”

林默站起身,与他轻轻一握,随即松开,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钱总客气了,您是前辈,以后还要多跟您学习。”

赵总和孙主任也象征性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他们的剧本大同小异,无非是“应付差事”和“等着看戏”。

“几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来,我代表试验区办公室,表示感谢。”林默坐回原位,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开一个碰头会,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听听各位专家对我们试验区未来工作的意见。”

“务虚”两个字一出口,钱德发脸上那商业化的笑容,明显真诚了几分。他就喜欢务虚。务虚,就意味着不用负责,不用掏钱。

“林主任太谦虚了。”钱德发率先表态,身体舒服地往后一靠,“试验区的成立,是咱们绿洲市百年不遇的大好事,是市委市政府的头等大事!我们水务集团,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林主任您指到哪,我们就打到哪,绝无二话!”

他说得慷慨激昂,仿佛随时准备为试验区抛头颅洒热血。

坐在旁边的博士小张,手里的笔在纸上划了一下,发出一声刺耳的轻响。他听着这套无比熟悉的官话,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林默像是没看见小张的异样,他微笑着点点头:“有钱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咱们就先务务实。”

他将一份文件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这是我们对绿洲市未来五年发展的一个初步构想。其中,基础设施的升级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城市的应急供水供电体系,关系到整个试验区的安全和稳定。”林-默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人,“我想听听,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在极端天气下,保证核心区域72小时不间断供应的应急预案,从技术和执行层面,各位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