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军作为前发改委领导,在区域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发言,很可能为这场争论定下基调。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都很好,各有各的道理。”高建军的语气不疾不徐,带着一种老领导特有的沉稳,“区域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要看到市场的活力,也要看到政府的调控;既要考虑东部的龙头作用,也要兼顾西部的平衡发展。”
他先是做了一番平衡,安抚了各方情绪,然后话锋一转。
“我个人认为,当前的主要矛盾,还是一个‘稳’字。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风险和问题。现在到了一个坎上,最忌讳的就是思想不统一,各搞一套,甚至是为了追求短期政绩,搞一些脱离实际的‘大动作’、‘新模式’。”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全场,最后在空中停顿了一下。
林-默知道,他这番话,看似是对当下局势的点评,实际上,每一个字都是在为他当年的决策辩护。他口中的“大动作”、“新模式”,影射的正是楚天雄那份“过于激进”的草案。
他是在不动声色地告诉所有人:看,我当年就是对的。如果当初听了那些激进派的,现在指不定出了多大的乱子。
高建军的发言,像一块巨大的压舱石,让整个会议的基调,迅速朝着“求稳”、“保守”的方向滑去。
周书记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罗部长和孙部长则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会场的气氛变得愈发沉闷。一场本该是寻求突破的研讨会,似乎正在变成一场强调困难、统一思想的“风险教育会”。
林默握着笔的手,指节有些发白。
他知道,如果任由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别说他那份“回顾性研究”的申请,就算他把楚天雄的方案原封不动地拿出来,也会被“稳字当头”这四个字给压得粉碎。
不行,必须打破这个局面。
他看着那些在会场上纵横捭阖的大人物们,他们每个人都无比正确,每个人都无法被反驳,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死结。
一个无解的死结。
就在这时,主持会议的那位国家级领导,一直沉默地听着,没有说话。他将手中的笔轻轻放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