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211章 这份东西,不是状纸,也不是罪证

第211章 这份东西,不是状纸,也不是罪证(1 / 2)

电话那头的声音似乎被“省委政研室”这五个字噎了一下,沉默了片刻,才传来低声的请示和汇报。云山别院的夜,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苍松翠柏的影子在灯光下如同蛰伏的巨兽,每一栋别墅都像是一座独立的王国,沉默而威严。

林默站在门外,神色平静,任由晚风吹动他的风衣衣角。他口袋里的那本账本,像一块温热的烙铁,不断提醒着他此行的目的。他不是来恳求,也不是来威胁,他是来递交一份考卷,一份让旧时代的王,在新时代的规则下,不得不作答的考卷。

几分钟后,警卫室的门开了,还是那个年轻警卫,只是脸上的警惕已经换成了一种混杂着敬畏和困惑的复杂神情。

“林处长,秦老请您进去。”他侧身让开路,做了个“请”的手势,目光却不敢与林默对视。

一辆黑色的电瓶车无声地滑到门口,载着林默,穿过精心修剪的园林,驶向别院深处最核心的一栋别墅。车停在一栋中式风格的两层小楼前,门口挂着两个古朴的灯笼,光线柔和,照亮了门楣上“静心斋”三个字。

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管家早已等在门口。他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微微躬身,引着林默走进了小楼。

屋内的陈设并不奢华,满眼都是紫檀木的深沉色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墙上挂着几幅气势磅礴的书法,角落里摆着一尊青铜鼎,一切都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和不容置喙的权力底蕴。

秦振邦,这位曾经在省里权柄赫赫的“秦老”,正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他穿着一身素色的唐装,戴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仿佛对林博的到来浑然不觉,只是在老管家为林默端上茶时,才缓缓抬起眼皮。

“小林同志,深夜到访,所为何事啊?”他的声音很慢,带着老人特有的沙哑,却字字清晰,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从容与威压。“我这个老头子,现在只是一介布衣,怕是帮不上省委政研室什么大忙了。”

他没有起身,甚至没有放下手中的书,这是一种无声的姿态,清晰地划分了主与客、长与幼的界限。

林默没有碰那杯热气腾腾的茶。他知道,这杯茶一旦喝了,气势上就矮了三分。他看着秦老,脸上甚至露出一丝微笑。

“秦老谦虚了。您虽然退休了,但您种下的树,如今都已是参天大木,依旧能为江东省遮风挡雨。”

秦老听出了他话里的弦外之音,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放下书,端起了茶杯,轻轻吹着浮沫。“年轻人,说话绕弯子,可不是个好习惯。上次在座谈会上,我就说过,有干劲是好事,但不能把根给忘了。江钢,就是江东省工业的根。这个根,不能刨。”

他这是在敲打,也是在警告。

林默脸上的笑容不变,他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做了一个让老管家和秦老都始料未及的动作。

他伸手探入风衣内袋,将那本牛皮纸包裹的、标注着“2005年”的硬壳笔记本,掏了出来,轻轻地,放在了身前的紫檀木茶几上。

“啪”的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书房里,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秦老的目光,终于从林默的脸上,缓缓下移,落在了那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上。他的瞳孔,在那一瞬间,肉眼可见地收缩了一下。

“秦老,我这次来,不是来跟您探讨历史的。”林默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是来给您看一样东西。您当年亲手栽下的树,如今不但遮风挡雨,恐怕也生了不少蛀虫。”

秦老的脸色沉了下去,周身那股从容的气场瞬间化为冰冷的威严。“林默同志,故弄玄虚,可不是一个省委干部该有的做派。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默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指,在那本笔记的封面上,轻轻敲了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