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理!”
“秦老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
前排的几个老干部,甚至带头鼓起了掌。很快,掌声连成了一片。这一次的掌声,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带着强烈的认同和宣泄。他们看向林默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好奇、审视,变成了毫不掩饰的质疑和挑战。
这一记“软钉子”,实在是太狠了。
它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林默,甚至连“改革”两个字都用的是肯定的语气。但那句“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却直接给林默的改革工作,定下了一个“全盘否定历史”的罪名。
你林默要改革,就是要否定我们这代人的功绩。
你林默要改革,就是要砸掉几万工人的饭碗。
你林默要改革,就是那个要把孩子倒掉的“败家子”。
这顶帽子扣下来,谁扛得住?
林默坐在那里,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四面八方涌来的,是沉甸甸的目光,是无声的指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集体意志。这股压力,比李建国的威胁,比韩立的警告,要沉重千百倍。那是一种让你连呼吸都觉得困难的“势”。
他甚至能感觉到,坐在他旁边的几个老头,身体都悄悄往旁边挪了挪,仿佛他身上带着什么瘟疫。
老干部局的局长,此刻的脸色已经白得像一张纸。他求助似的看向主席台,可主席台上的其他领导,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在研究自己的茶杯,没有一个敢出来打圆场。
谁敢?
谁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反驳秦老的话?那等于同时得罪了在场所有的老干部。
林默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他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他知道,自己今天必须回应。如果他今天默认了,那“国企改革办”从明天起,就会成为一个笑话,他这个“钦差大臣”也将寸步难行。
可是,该怎么回应?
反驳?说秦老您说的不对,我们就是要动那些“孩子”,因为有些“孩子”已经长成了危害社会的巨婴?那无异于当众宣战,他会被这群老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解释?说我们不会倒掉孩子,只会换水?这种苍白的辩解,在秦老那番充满感情和历史厚度的讲话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只会引来更多的嘲讽。
道歉?承认自己考虑不周,感谢老领导教诲?那更是自取其辱,等于承认了自己就是那个鲁莽的“败家子”,从此再也别想抬起头来。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局。秦老一句话,就将他逼到了悬崖边上,进退两难。
林默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目光,再次迎向了第一排那个清瘦却如山岳般的身影。
秦老已经坐了回去,正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茶叶沫子,仿佛刚才那番话,真的只是随口感慨,与他无关。
但林默知道,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正透过人群的缝隙,牢牢地锁定着自己,等待着他的反应。
整个礼堂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他的身上。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