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周良安对此视而不见(1 / 2)

江州市委大院,一号楼。

周良安的办公室里,温暖如春。上好的武夷山大红袍,在紫砂壶中氤氲出醇厚的香气。

与夏清月办公室那份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气氛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胜券在握。

“书记,您放心,城南的局面稳得很。”周良安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语气轻松地对着电话那头的人说道,“夏市长那边,年轻人嘛,有点理想主义是好事,但做事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我已经在市委常委会上统一了思想,城南旧改项目,必须加速推进,不能再拖了。拖一天,财政就要多一天的利息,老百姓也多一天的煎熬。”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良安,你做的不错。省里有些同志对江州的班子稳定有担忧,你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城南旧改是省里都挂了号的重点工程,务必要办成铁案,办成样板。”

“请领导放心。”周良安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这套‘三驾马车’的法子,虽然听起来不太上台面,但管用。我唱红脸,安抚民心,画好蓝图;我的心腹张狂,带着指挥部唱白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程序上滴水不漏;至于沟通’。三管齐下,效率高得很。”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沫,呷了一口。

“现在拆迁协议已经签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几个硬骨头,不出一个星期,保证全部解决。到时候,推土机一进场,生米煮成熟饭,谁也翻不了天。夏市长就算有再多的新想法,也只能对着一片平地望洋兴叹了。”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他成功地将城南旧改这个复杂的民生工程,简化成了一个“效率”问题。谁能最快地解决问题,谁就是对的。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完美,那是在解决了问题之后,才需要考虑的“细枝末节”。

挂掉电话,周良安长身而起,走到窗边。

窗外,阳光正好。他能远远看到城南的方向,那里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尘,那是老旧建筑被拆除时,必然扬起的尘埃。在他眼中,那不是污染,而是新生的序曲。

“江南会”的覆灭,对他而言,非但不是打击,反而是一次机遇。

那场风暴,席卷了省内大批与他有潜在竞争关系,或是他看不顺眼的官员。而他,因为提前嗅到了危险气息,加之有陈娇这层关系在,不仅毫发无损,反而因为在风暴中“立场坚定”,获得了省里某些高层的另眼相看。

至于夏清月和那个叫林默的小子……周良安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承认,他们那一套组合拳打得确实漂亮,竟能扳倒金爷。但那又如何?他们终究是体制内的人,做事要讲规矩,讲程序。只要自己不犯原则性错误,他们就拿自己没办法。

一个小小的市地方志科员,一个空降而来、根基未稳的女市长,想在江州这片土地上跟他斗,还嫩了点。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心腹干将张狂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