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齐起妖兵(2 / 2)

妇人接过豆浆,眼泪掉得更凶了:“掌柜的,我……我从齐国来,家里的男人被抓去了,田也荒了,我实在没办法了……”朱成碧皱了皱眉,没多问,只是说:“在朝歌住下吧,我给你找个地方,你可以在食肆帮忙,管你和孩子的饭。”妇人愣了愣,不敢置信地看着朱成碧:“掌柜的,你……你真的愿意帮我?”

朱成碧点头:“朝歌不是齐国,不会让你和孩子受苦。”她转身回食肆,很快拿出件干净的衣裳,递给妇人:“先换件衣裳,等会儿我带你去看住处。”妇人接过衣裳,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感激的泪。旁边的百姓看见,都忍不住说:“朱掌柜看着冷,心倒是热的。”“可不是嘛,要是换了别人,未必愿意帮这个忙。”

下午,陈玄来帮朱成碧修磨盘。朱成碧递给他一把锤子,说:“磨轴有点松,你看看是不是要换个零件。”陈玄接过锤子,蹲在磨盘旁,仔细看了看,说:“不用换,紧一紧就行。”朱成碧站在旁边,看着他修磨盘,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倒有几分温馨。

陈玄修完磨盘,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朱成碧递了杯热茶给他:“喝点水,歇会儿。”陈玄接过茶,喝了口,说:“今天那个妇人,你打算让她在食肆帮多久?”朱成碧说:“看她意愿,要是想一直做,就一直留着;要是想种地,我再帮她找块地。”陈玄笑了:“你倒是周全。”朱成碧没接话,只是看着磨盘,说:“都是受苦的人,能帮就帮。”

傍晚的时候,王县令来朱楼吃饭。王县令是上个月来朝歌的,想把咸阳的规矩搬过来,可朝歌的百姓都不买账,只有朱成碧,愿意跟他好好说话。王县令点了碗豆浆,又点了碟小菜,说:“朱掌柜,最近咸阳的消息不太好,齐国那边闹得厉害,赢柱大王都快急坏了。”

朱成碧正擦着柜台,闻言顿了顿,问:“齐国怎么了?”王县令叹了口气:“听说齐国那边有个大人物,把百姓当工具,抓去充军,田地都荒了,粮食也不够吃了。”朱成碧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给王县令添了点豆浆:“先吃饭吧,外面的事,不是我们能管的,先顾好朝歌的百姓。”

王县令点点头:“还是朱掌柜想得开。对了,上次你说要在城外开块荒地,给逃难的百姓种,我已经让人去办了,过几天就能好。”朱成碧点头:“谢了,王县令。”王县令笑了:“该谢的是你,朝歌有你这样的掌柜,是百姓的福气。”

晚上,朝歌的灯亮了起来。朱楼食肆的灯最亮,朱成碧还在忙,给妇人安排住处,又给食肆的小丫头交代明天的事。陈玄来送腌金橘,看见她忙得满头汗,递了块布给她:“歇会儿吧,别太累了。”朱成碧接过布,擦了擦汗,说:“快好了,忙完就歇。”

陈玄坐在旁边,看着她忙,没说话。等朱成碧忙完,他才说:“明天我跟你去城外看看荒地,帮你规划下,怎么种才好。”朱成碧点头:“好。”两人站在食肆门口,看着巷里的灯,都没说话。月光落在他们身上,朱成碧的清冷锐气,似乎被月光柔化了些,多了几分柔和。

“陈玄,”朱成碧忽然开口,“你说,外面的战事,会不会影响到朝歌?”陈玄看着她,说:“不会,有我们在,朝歌会一直安稳。”朱成碧点头,没再说话,只是看着巷里的灯,眼神坚定。她知道,只要她和陈玄在,只要朝歌的百姓在,朝歌就不会像齐国那样,不会让百姓受苦。

第二天清晨,朱成碧和陈玄去城外看荒地。荒地在城外的山脚下,土壤肥沃,旁边还有条小河,适合种庄稼。朱成碧蹲在地上,摸了摸土,说:“这里种小麦刚好,再种点蔬菜,够逃难的百姓吃了。”陈玄点头:“我让人来翻地,过几天就能种。”

两人站在荒地上,看着远处的朝歌,都没说话。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朱成碧的高束发被风吹起,银簪闪着光,倒有几分侠女的模样。陈玄看着她,忽然笑了:“你现在这样,倒比从前好看。”朱成碧愣了愣,脸颊微微泛红,却没像从前那样别过脸,只是说:“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朝歌的百姓安稳。”

陈玄笑了:“说得好。”两人转身往朝歌走,脚步都很稳,像在走一条很长的路,却又很坚定。他们知道,外面的战事还没结束,齐国的乱局还在继续,可朝歌有他们,有张婶,有李叔,有小豆子,有无数安稳生活的百姓,朝歌就会一直安稳,一直有暖香的豆浆,有好喝的胡辣汤,有利落的朱掌柜,有温和的陈店家。

回到朝歌时,张婶的胡辣汤摊子还没收,看见他们回来,笑着说:“成碧,陈店家,你们去城外了?快过来喝碗汤,暖身子。”朱成碧和陈玄走过去,接过汤碗,喝了口,暖得心口发颤。巷里的灯亮了起来,百姓们坐在门口聊天,孩子们在巷里跑着玩,一片安稳的景象。

朱成碧看着这一切,唇角微勾,眼角的朱砂痣在灯光里闪着光,清冷的锐气里,多了几分柔和。她知道,这就是她想守护的朝歌,有安稳的百姓,有温暖的烟火,有身边的人——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