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都市扎纸店 > 第238章 旧纸堆与新线索

第238章 旧纸堆与新线索(1 / 2)

第二百三十八章 旧纸堆与新线索

清晨的阳光透过糊着宣纸的雕花木窗,在扎纸店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舞动。店里很安静,只有后院隐约传来胖子准备早餐的动静,以及陈子轩还没睡醒、趴在柜台后打盹的轻微鼾声。

凌薇起得很早。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便装(依旧是胖子的库存,略显宽大,但比昨天那套合身些),将那头乌黑的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带着一丝疲惫却眼神坚定的脸庞。她知道自己能留下来是师兄网开一面,必须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的“工作岗位”被安排在店铺角落一张闲置的小方桌旁,那里已经堆起了一小摞陈旧的线装书和几卷泛黄的帛书——这些都是张清玄这些年零零散散收集或“交易”来的,与茅山、与各种道法术数相关的杂书旧档,平时都堆在阁楼吃灰。

张清玄下楼时,就看到凌薇已经伏在案前,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本边角磨损严重的《茅山杂录》,神情专注,不时用一支毛笔在旁边的草纸上记录着什么。晨光勾勒着她纤细的脖颈和专注的侧脸,倒是有几分当年在藏经阁用功时的影子。

‘六点八分,认真工作的样子比哭哭啼啼顺眼点。’他心中随意评价,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径直走到柜台后,拿起胖子早已泡好、温在热水里的紫砂壶。

“师兄,早。”凌薇听到动静,连忙站起身,有些拘谨地问好。

“嗯。”张清玄应了一声,倒茶,抿了一口,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水老了三分。”

刚好端着一盘煎得金黄的葱油饼和几碗小米粥从后院出来的胖子听到这话,手一抖,差点把盘子扔了,内心哀嚎:‘祖宗!这火候要求比米其林大厨还苛刻!’

“老板,粥和饼好了,还有我腌的小黄瓜!”胖子赶紧把早餐摆上桌,试图转移话题。

张清玄没再追究,坐下开始吃早餐。凌薇也默默坐下,小口喝着粥,眼神却不时瞟向那堆旧书,显然心思还在上面。

“看出什么了?”张清玄夹起一块葱油饼,随口问道。

凌薇精神一振,放下勺子,拿起她刚才记录的草纸:“师兄,我翻阅了这几本杂录和《玉衡真人早年游历笔记》的残卷,发现一些可能有关联的记载。”

“说。”

“杂录中提到,约八十年前,茅山曾有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道号‘虚云子’,因痴迷于探寻‘阴阳转化、鬼道同源’之理,被视为离经叛道,后神秘失踪。笔记残卷里,师父……玉衡真人曾提及,他年轻时与虚云子师叔祖有过一面之缘,讨论过道法,认为其理念虽偏激,但‘于天机演变,或有独见’。”

凌薇顿了顿,组织着语言,“而关于玄冥大师兄……我回忆他叛逃前的一些言行,以及他暗中研究的那些禁术,其中关于‘以鬼炼神’、‘阴阳逆转’的核心思想,与杂录中对虚云子理念的零星记载,有诸多相似之处。我怀疑……玄冥大师兄可能得到了虚云子师叔祖的部分传承,或者至少,受到了他遗留典籍的影响。”

张清玄吃着葱油饼,动作没停,墨镜后的目光却微微闪动。虚云子……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是茅山历史中一个近乎被抹去的污点。如果玄冥的邪道理念源于此,那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为什么他的手段如此诡异且自成体系,为什么他对茅山正统道法如此不屑一顾。

“还有,”凌薇继续道,声音压低了些,“我在一本记录宗门物资出入的旧档夹页里,发现了一条很隐晦的记录,大约在玄冥师兄叛逃前半年,看守‘伏魔洞’的弟子曾上报,洞内封印有轻微松动迹象,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伏魔洞深处,据说就封存着虚云子师叔祖当年的一部分研究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