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云斋
从塘沽巷那令人不适的阴霾中撤出,三人在李队安排的临时休息点——一家街角的小旅馆稍作休整。胖子一进门就瘫在了床上,哀叹着“出差连个星级酒店都没有,老板真是太抠了”,被张清玄淡淡一句“差旅费从你工资里扣”吓得立马噤声,鹌鹑似的缩在角落。
张清玄没理会胖子的内心戏,站在房间窗边,看着外面逐渐暗沉下来的天色。滨江市的夜晚,似乎比他们来时的那座城市更早降临,空气里湿润的咸腥气也愈发浓重,隐隐与塘沽巷那甜腻腐朽的气息形成某种遥远的呼应。
“子轩,检查一下带来的符箓法器。”张清玄吩咐道,“胖子,画十张净心符,静心凝神,晚上有用。”
胖子脸一苦,但在张清玄平静的目光注视下,还是认命地爬起来,拿出符纸朱砂,开始他那依旧歪歪扭扭的“创作”过程,嘴里无声地碎碎念:‘剥削!赤裸裸的剥削!跨市办案还不给好吃好住,就知道压榨我这廉价劳动力……’
陈子轩则认真地将带来的黄纸、朱砂、桃木剑、罗盘等物一一检查摆放整齐,神情专注。
张清玄看着两人,心中已有计较。塘沽巷的“域”不简单,晚上行动风险不小,需要做些准备。他拿出陈静薇给的那张便签,目光落在“宝云斋”和“金不换”的名字上。
“我出去一趟,你们待在这里,符没画完不准出门。”张清玄交代一句,便独自离开了旅馆。
根据地址,宝云斋位于滨江市的老城区,一条古色古香的步行街上。与其他店铺的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不同,宝云斋门面不大,黑底金字的匾额显得有些年头,两扇红木门虚掩着,里面只透出些许昏黄的光线,透着一股格格不入的沉静与神秘。
张清玄推门而入。店内空间比外面看起来要深,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旧书卷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老物件的沉静气息。博古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玩,瓷器、玉器、木雕、铜器,琳琅满目,却并不显得杂乱。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式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正坐在一张黄花梨木茶桌后,就着一盏青瓷台灯,仔细擦拭着一尊小巧的玉貔貅。
听到门响,老者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精明,快速在张清玄那身与这环境格格不入的廉价休闲装和墨镜上扫过,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客人,想看点什么?”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久经商场的圆滑。
这便是金不换了。
张清玄目光在店内扫过,灵觉微动,能感觉到这里不少物件都蕴含着或强或弱的灵性波动,显然并非凡品。他没有绕弯子,直接走到茶桌前,开口道:“金老板,我想看看你那块百年雷击枣木心。”
金不换擦拭玉貔貅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容不变:“客人好眼光。不过那枣木心是小店镇店之宝之一,等闲不示人,不知客人从何得知?又是作何用途?”他语气客气,但话里的试探意味很明显。
“听闻而已。”张清玄语气平淡,“用途,自然是有大用。”
金不换呵呵一笑,放下玉貔貅,拿起桌上的紫砂小壶给自己斟了杯茶,慢条斯理地道:“客人既然知道是镇店之宝,也该知道其价值不菲。而且,老朽收藏这些东西,看重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个‘缘’字。”他抿了口茶,目光透过镜片打量着张清玄,“不知客人与这枣木心,可有缘分?”
张清玄推了推墨镜,在金不换对面的梨花木椅上坐下,姿态放松,仿佛坐在自家店里。“缘分嘛,有时候也需要人为。”他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扶手上敲了敲,“听说金老板除了收藏古玩,对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颇有研究?”
金不换眼神微动,笑容淡了些:“客人指的是?”
“比如,一些缠人的‘东西’,或者,让人睡不安稳的‘动静’。”张清玄意有所指。在他进入这店铺的瞬间,灵觉就敏锐地捕捉到,这看似雅致的空间里,萦绕着一丝极其淡薄、却挥之不去的阴晦之气,并非来自那些古玩,更像是附着在金不换本人身上,或者说,与他密切相关。
金不换脸上的笑容彻底收敛了,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客人……看得出什么?”
张清玄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金老板最近是否常觉心神不宁,夜间多梦,甚至……能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声音?尤其是子时前后?”
金不换脸色微变,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张清玄说得分毫不差!他最近确实被这些症状困扰,找了几个所谓的大师来看,都说是生意场上煞气重,摆摆风水就好,可丝毫不见效果。
“客人……真有办法?”金不换的语气带上了几分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