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看着锅里还剩下的一些菜肴,心中一动,又打包了一份黄油鸡和几张馕饼。
付完钱,他没有直接返回市区,而是提着打包袋,朝着之前留意到的、摊主送食物的那个方向,也就是河畔更深处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重新调整了直播设备,语气也变得比刚才品尝美食时凝重了许多:“朋友们,美食是了解一个文化的窗口,但它往往只展现了最光鲜的一面。刚才大家看到了德里的活力与美味,现在,我想带大家去看看这座城市另一面的真实。只有看到了这些,或许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印度。”
他离开喧闹的食肆区域,脚下的路从硬化路面变成了土路,最后是松软的滩涂。
空气中的香料香气迅速被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所取代——那是生皮子的腥臊、化学鞣制剂的酸涩,以及垃圾堆隐隐发酵的腐败气味混合在一起的、令人不适的味道。
直播间的弹幕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味道……隔着屏幕都觉得呛鼻子。】
【环境一下子差了好多,感觉像两个世界。】
【墨哥注意安全啊,这里看起来不太平。】
【这就是印度的贫民窟吗?看着比达卡的还要……】
映入林墨眼帘的,是一片依着河滩杂乱搭建的棚户区。
房屋多用废旧木板、锈蚀铁皮和塑料布拼凑而成,低矮、拥挤,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垮。
污水在棚屋间的泥地上肆意横流,与不远处对岸那些有着整齐围墙、甚至能看到卫星天线的房屋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在靠近河岸的一片空地上,几个男人正围坐在一些大盆和粗糙的石台旁工作。
他们身着沾满污渍的破旧衬衫,皮肤被晒得黝黑。
林墨走近些,看到他们正在处理动物皮革,用简陋的工具刮去脂肪和残留的肉屑,然后将皮革浸入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学药液中。
他们的双手,以及裸露的脚踝和小腿,布满了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导致的红肿、溃烂和深色的疤痕。
而就在这片充满艰辛劳作场景的不远处,一个坐在垃圾堆旁的小小身影,猛地攫住了林墨的目光。
那是一个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一条洗得发白、明显不合身的旧裙子。
她赤着脚,手里握着一根细小的木棍,正无比专注地在沙地上划拉着。
林墨悄悄将镜头推近,看清了她在写什么——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印地语字母,以及一个画得有些变形的太阳。
她的眼神,在周围一片灰败的背景下,显得异常明亮和专注,仿佛手中的木棍是她的笔,脚下的沙地是她唯一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