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八月下旬,北京。央视老牌访谈节目《实话实说》的演播厅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观众席上,有慕名而来的大学生,有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的市民百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那两张相对摆放的沙发上,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兴奋。
主持人崔老师,穿着他标志性的西装,带着亲和的笑容率先登场,简单热场后,他提高了声调:“我知道,今天在场的各位,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都在期待一个人。
他有很多头衔,科学家、奥运冠军、企业家、作家……每一个头衔都足以让人仰望。
但今天,我们《实话实说》不聊头衔,就聊聊他这个‘人’。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肖镇博士!”
在雷鸣般的掌声和几声响亮的口哨声中,肖镇从舞台侧方缓步走出。
他没有选择过于严肃的正装,而是穿了一身质感极佳的深蓝色休闲西装,内搭浅灰色t恤,脚上一双干净的白色板鞋,整个人显得清爽、挺拔,又带着几分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活力。
他微笑着向台下观众鞠躬,然后与起身相迎的崔老师用力握了握手。
“崔老师,您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肖镇接过话筒,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又对着不同的观众席方向微微欠身,这个细节赢得了更多好感。
“请坐,肖镇。”崔老师示意他坐下,自己也落座,开门见山,“刚才我介绍你那一串头衔,你自己听着是什么感觉?”
肖镇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很放松,他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说实话,崔老师,每次听到别人念我这一串头衔,我第一反应是……口渴,感觉需要喝口水压压惊。”
他顿了顿,在观众善意的笑声中继续说,“而且我总觉得,那说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人,一个特别忙、特别厉害,但可能不太有趣的‘完人’。
我还是更喜欢大家叫我肖镇,或者,像我们港科大的同学那样,叫我‘阿镇’也行。”
………………
崔老师顺势追问:“那你觉得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内心最认同哪个身份?”
肖镇故作深沉地摸了摸下巴,仿佛在思考一个宇宙级难题,然后一本正经地看向崔老师:“崔老师,不瞒您说,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经常琢磨。
后来我想通了,这就好比您家里有一套组合工具箱,里面有螺丝刀、锤子、扳手。您说,这工具箱是螺丝刀呢,还是锤子呢?
它就是个工具箱嘛!我呢,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人形多功能工具箱’。” 这个生动的比喻引得全场大笑,连崔老师都忍俊不禁。
“好一个‘人形多功能工具箱’!”崔老师赞道,“那咱们就先聊聊你这工具箱里,‘运动员’这个功能。
亚特兰大,两块金牌,两个震惊世界的新纪录。
尤其是百米飞人大战,9秒57!冲过终点线那一刹那,你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是不是‘我是世界之王’之类的?”
肖镇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有点不好意思,又带着点狡黠的笑容,他抬手摸了摸后脑勺:“这个……说实话,可能要让您失望了。
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下,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坏了坏了,这次好像发力过猛,没收住!跑太快了!’”
“噗嗤——”
“哈哈哈!”
“喔——!”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笑声、惊呼声、口哨声响成一片。这答案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崔老师也瞪大了眼睛,一副“你在开玩笑”的表情:“没收住?肖镇,你知道你‘没收住’这一下,把人类百米纪录提高了多少吗?你这可是创造了历史啊!”
肖镇摊了摊手,表情显得很“无辜”:“我知道啊。可就是因为创造了历史,才觉得压力更大了。
您想啊,这次一不小心把标杆立这么高,下次我要是跑个9秒6,大家会不会觉得我退步了?
这以后还怎么愉快地比赛?所以我说,‘没收住’,真是有点麻烦。”
他这番“凡尔赛”到极致的抱怨,再次引爆了全场的笑点和掌声。
………………
笑声稍歇,崔老师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起那本畅销亚洲的《继承者们》,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好,咱们再聊聊你这个‘作家’功能。
肖镇,这本书我可是拜读了,写得是真好啊,情节曲折,情感动人……就是有点‘费纸巾’。
我听说,不仅很多读者看得泪流满面,连你家中的女性长辈,比如你母亲、你表嫂,看完后都好几天没给你好脸色看?有没有这回事?”
肖镇一看那本书,立刻做出一个“头疼扶额”的姿势,苦着脸说:“崔老师,您这可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本书,现在在我们家属于‘违禁品’,尤其不能在我妈和我姑妈面前提。”
他转向观众,带着点“委屈”解释道,“创作嘛,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而且得戏剧化对不对?谁知道她们代入感那么强……
我外婆倒是挺支持我,说我写什么都好。
就是我姑父,哎,特意从重庆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过来,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大侄子啊,下回能不能写点阳光积极的?你姑父我这老腰,快被你姑妈掐废了!’”
绘声绘色的讲述,让观众仿佛看到了那个鸡飞狗跳的场景,笑得前仰后合。
崔老师笑着摇头:“看来当作家也有风险。那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抛开科学家、运动员、作家这些身份,生活中的肖镇,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爱好吗?比如,听听音乐?看看电影?”
肖镇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一种介绍心爱之物的认真表情:“我的爱好,可能比较‘原始’。我喜欢种菜。”
“种菜?”崔老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惊讶。
“对,种菜。”肖镇肯定地点点头,眼神都亮了几分,“就在香港新界,我外公的农场里。您别笑,我是真喜欢。
春天播种,看着种子发芽;夏天施肥除草,汗流浃背;秋天收获,那种满足感,比在实验室算出一道难题,或者在赛场上拿块金牌,也差不了多少。
真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亲手种出来的蔬菜,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有时候我还帮我外公给深水湾、石澳的邻居们送菜,体验一下当‘金牌配送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