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的重庆,笼罩在薄雾与鞭炮硝烟混合的气息中。
肖镇与文云淑乘坐的私人飞机降落在江北机场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
早有文家的车队在停机坪等候,为首的越野车上跳下来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
表叔!文粤笙像颗小炮弹般冲过来,一把抱住肖镇的腿,你可算回来了!我都考全A+了!
肖镇笑着把大侄子举过头顶转了个圈:我们粤笙真厉害!不过听说某人想要小电驴?
文粤笙立刻眼睛发亮,却又撅起嘴:爸爸说不安全,可是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
这事表叔给你做主。肖镇捏捏他的小脸,不过要先通过我的安全考试。
文云淑在一旁看着,无奈地摇头:你们啊,一个个都惯着他。
车队驶过长江大桥,窗外的山城景色让肖镇心生感慨。
越是靠近文家湾,空气中的辣椒香味就越发浓郁,路边小馆子里飘出的火锅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他外公三层大别墅院子里早已聚满了闻讯而来的亲戚邻里,见到车队到来,顿时热闹起来。
镇娃儿回来啦!
云淑也回来了!
诺贝尔奖得主回来过年咯!
此起彼伏的乡音中,肖镇挨个给长辈们拜年发红包。文云淑则被一群婶婶阿姨围住,询问着香港的生活。
第二天清晨,肖镇陪着母亲来到鱼洞大黄桷树下的老宅祭祖。
这棵百年黄桷树依然枝繁叶茂,苍劲的枝干见证着家族的变迁。
肖镇在祖先牌位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文云淑则在一边轻声细语地诉说着这一年的变化。
爷爷奶奶,你们的小孙儿有出息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要是你们还在......
肖镇轻轻握住母亲的手:他们一定都看到了。
祭祖结束后,肖正云一家也赶到了。八岁的刘渝一见到肖镇就扑上来:表哥!你在电视上好威风!我们同学都要你的签名!
肖镇大笑着把表弟抱起来:没问题,要多少签多少!
姑妈肖正云如今已是璧山县的县长,虽然面带疲惫,但精神很好:镇娃儿,你给县里捐的那所小学已经开工了,孩子们知道是你捐的,学习劲头都特别足。
姑妈辛苦才是。肖镇真诚地说,要是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地道的重庆火锅。红油翻滚,香气四溢,席间尽是熟悉的乡音和笑声。
正月初五,肖镇做了一件让全家目瞪口呆的事——他骑着文强留在他家的重型机车,一路轰鸣着冲进文家湾,直接停在外公家的小院前。
外公!外婆!他摘下头盔,露出被风吹得凌乱的头发,跟我去香港住吧!
文大路正在院子里修补农具,头也不抬:去啥子香港哦,我这里活路多得很。你大舅工地上还要我盯着呢。
外公,您那施工员的活,一个月才2800,不够我一天利息的零头!
肖镇开始耍赖,直接躺在外公脚边的石板上打滚,而且您的大曾孙粤笙今年小学最后一学期了,马上就要升初中,正是关键时候。你们去香港,正好可以督促他学习。
张艳梅闻声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哎哟我的小祖宗,快起来,地上凉!
粤笙的学习确实要紧,可是我在重庆这十二家店......
外婆,店可以交给大舅妈和二舅妈管理嘛!肖镇继续打滚,你们在太平山住腻了,还可以去文明哥石澳的别墅换着住。
他那别墅靠海,环境可好了!而且我在香港给你们请了最好的川菜厨师,保证让你们吃得惯!
这时,得到消息的文家众人都赶到了。大儿媳刘晓霞率先开口:爸,妈,镇娃儿说得对。粤笙的学习不能耽误,你们去香港看着他,我们也都放心。
二儿媳丁翠也劝道:香港医疗条件好,你们年纪大了,去那边住我们都安心。想我们了,坐飞机两个小时就回来了。
文明拉着爷爷的手:爷爷,我在石澳的别墅一直空着,你们随时可以去住。面朝大海,比太平山还要舒服。粤笙也特别喜欢那里,周末我们可以一起过去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