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人员宣布吉时已到,红绸应声而断。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就在众人以为接下来是冗长的致辞时,音乐再次响起。
华仔第一个走到台前,唱起了那首《中国人》。
紧接着是学友的《吻别》……
一首接一首的独唱让现场观众感慨不虚此行。
这两天受的罪都值了。
而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现,只有港城的《娱乐无极限》栏目享有独家直播权!
这一夜,《娱乐无极限》刷新了收视纪录。
据统计,该节目在港城的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九点七八!
创造了港城电视史上难以超越的纪录。
如果这个节目能进入内地,恐怕会创下百年难破的世界收视纪录。
包括央视在内的其他媒体都没有进行现场直播,因为他们入场时签署的协议明确规定了这一点。
大家都理解徐浪要将直播权留给自家公司的节目。
若有异议,很可能会被徐浪封杀——现在的徐浪确实有这个实力。
在这个圈子里,永远是强者为尊。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剪彩仪式即将以致辞收尾时,会场四周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
除了路灯,舞台陷入一片黑暗。
整整半分钟后,灯光骤亮,一段清新的旋律响起。
人们惊讶地发现,台上几乎所有名人都举着话筒,徐浪站在最前面。
竟然是合唱!
这首歌歌唱的是港城回归,歌词诠释着港城与内地难以割舍的情感,穿插着百年殖民的屈辱与即将回归的振奋!
旋律催人泪下,歌词透着辛酸,但这只是前半段。
后半段充满激流勇进的豪情,思乡的牵挂,振奋的昂扬,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坦白说,这首歌在艺术上未必出众,但它浓厚的民族风格,使其注定成为老一辈人心中的经典。
它充分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对同胞归来的热忱祝福,对晚清腐败无能的痛心,以及对国家实现统一、港城回归的感恩!
“这首歌,承载着两岸三地国人的心声,见证国家主权统一,见证国家从今走向繁荣。”
徐浪顿了顿,对着话筒铿锵有力地说:
“我原本想将这首歌命名为《故土》,但那代表的是过去,不是未来!”
“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向前看。所以最终,我将这首歌命名为——《旭日东升》。”
掌声,从零星到密集,最后汇成雷鸣般的洪流。
无论是在现场,在港城,还是通过特殊信号收看节目的特殊人群——比如,燕京某间会议室里的观众。
“原本我不太关注这些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但最后这个节目让我很惊喜。是的,确实应该感到惊喜。”
某一处,一位手握大权的老人站起身,一边鼓掌一边严肃地说:
“希望借由这首歌,让港城民众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回归。”
“这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相反,我们要让港城民众理解并支持我们期盼主权统一的那份责任与诚意!”
在热烈的掌声中,老人缓缓坐下,望着屏幕上徐浪略显青涩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与此同时,许多港城市民陷入沉思。
直到此刻,他们才真切地意识到,今年七月即将迎来回归。
这不是因为消息闭塞,而是平日里很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却忽略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他们生活的地方,仍是一块历经百年殖民的土地。”
“他们的身份,仍是华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徐浪的这番举动,不仅赢得了多位领导的肯定,更让钟正华等支持他的地方要员欣慰不已。
“文太,你这个外孙就爱给人惊喜。”
“这次,恐怕有些人又要措手不及了。”
KTV包厢内,钟正华、陈文太、汪国江、胡庸春和杨清照一边品茶,一边含笑交谈。
他们预感到,徐浪最后这首压轴歌曲,必将给京城那些不安分的人带来不小的震动。
当某些人还在计较个人得失时,徐浪已经率先站出来,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为国家主权统一贡献力量。
至少在接下来半个月里,燕京党方面恐怕都得保持低调。
毕竟这个时候唱反调,很可能会引起那些保持中立的高层的不满。
“这小子,又让燕京党吃了个暗亏。”
望着舞台上的徐浪,刘懿文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他是打定主意要让燕京党的年轻一辈尝尝苦头了。”
“原本我还琢磨着何时出手,现在倒可以好好筹划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