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硬着头皮上(1 / 2)

表面上看,钟正华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波动。

但这仅仅是表象。

作为江宁省省委书记,这些年来,为了给身患癌症的妻子治病,他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几乎将所有闲暇时间都用于寻访名医和搜集民间偏方。

钟正华对妻子的深情早已被媒体报道过,江宁省的老百姓大多知晓此事。

人们为之感动——身居高位却不离不弃,用行动诠释着爱情转为亲情的真谛。

不少老百姓自发搜集民间古方,通过匿名信寄到省委书记办公室。

面对老百姓的热心帮助,钟正华曾在电视上公开表达感谢:“感谢所有默默帮助我和我妻子的朋友们。”

对于徐浪这位被誉为国内最年轻亿万富豪的年轻人,钟正华有所耳闻,也在电视报纸上看过相关报道。

但他对这位风头正劲的后起之秀并没有太多关注,他的心思全放在工作和为妻子寻医问药上。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希望落空,让钟正华几乎心灰意冷。

他甚至想过,如果世上当真没有能够药到病除的灵药,甚至连延缓癌细胞扩散的方法都没有,他就在余下的日子里陪伴妻子,直到亲手为她盖上那层圣洁的白布。

但昨天,他忽然在电视上看到徐浪的新闻——这位年轻人不仅要进军医学界,更要挑战连医学权威都束手无策的癌症!

听到这个消息时,钟正华的第一反应是喜悦,是兴奋!

因为徐浪过去的成功,让老百姓对他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大家都相信,只要徐浪决定做一件事,就绝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冷静下来后,钟正华让秘书预订了前往江陵市的机票,并将工作暂时交接给下属。

在等待徐浪出现的两个多小时里,钟正华一直紧握双手,手心渗出细汗。

他担心,如果连徐浪都无能为力,还能相信谁?

国外吗?

那些洋医生?

钟正华不得不为自己留条后路,但他清楚国外治愈癌症的案例少之又少,即便成功,也往往不能根治,说不定何时就会复发。

更何况那种治疗过程极其痛苦,若非万不得已,钟正华绝不愿让妻子承受那种强度的化疗。

当徐浪在副经理的引领下走进这间特殊会员包厢时,这位封疆大吏竟然站起身来,其他几位身份不凡的贵宾也纷纷起身。

“徐先生,这位是钟书记。这几位都是全国各地清岩会所的资深会员。”

“钟书记,您好。”

尽管年过半百,但徐浪能感受到钟正华身上蓬勃的生机,显然身体相当健朗。

副经理之前已经详细介绍过其他几位宾客,大多是跨国集团的董事会成员,身价不菲。

“年轻人,最近关于你的新闻真不少,真真假假,让人应接不暇。”

钟正华神色渐渐严肃,“我想问一句,外界传闻你正在进行癌症研究,是否属实?”

这个问题正是在场所有人都关心的。

若不是钟正华身份特殊,他们早就抢先发问了。

徐浪看了眼周围众人紧张期待的表情,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钟书记,不瞒您说,我确实在进行防癌治癌的研究,但这还只是初步计划,目前还没有拿出可行的治疗方案。”

这个消息让钟正华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并不明显。

多次的失败早已让他变得麻木。

“唉,我就知道,天底下哪有什么药到病除的良方,是我太天真了。”

徐浪注意到,钟正华说这话时,眼角不经意间湿润了。

“年轻人,我想知道,你说的研发工作需要多少年才能进入临床实验?”

一位面相威严的中年人插话道,“我父亲两年前患上肺癌,他表示愿意尝试任何治疗方法,哪怕是作为临床实验的志愿者。”

“志愿者?”

不仅徐浪愣住了,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惊讶之色。

徐浪本想推辞,毕竟他在这个领域完全是一片空白。

尽管有些理论知识,但那都是纸上谈兵,经不起实践检验。

但中年人的话让徐浪改变了主意。

研制防癌治癌的先进技术,一直是陈美悦的心愿。

上一世,她就为此奋斗终生。

这一世,相信她依然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徐浪记得上一世陈美悦研究出的八成理论。

如果将这些信息交给她,她的起点将比前世高出许多。

一个念头在徐浪脑中萌生: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不如将错就错。

既能平息外界对此事的争论,又能获得这些人的好感,尤其是钟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