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燕京和天海(1 / 2)

车刚驶入清岩会所,徐浪就察觉到气氛异常。

尽管会所平日不乏江陵市的名流显贵,但那些人通常都在室内交际应酬,绝不会在前院聚集闲逛。

更何况,眼下已近零下,寒风凛冽,谁愿意在这种天气待在室外?

更不寻常的是,此刻前院人影绰绰约,竟有数十人之多。

夜色深沉,前院又没有路灯,徐浪只好打开车前灯,缓缓朝人群方向驶去。

靠近之后,徐浪仔细一看,脸上顿时露出惊喜。

“常平!文轩!你们怎么来了?”

他迅速摇下车窗,原本正在交谈的众人立刻迎了上来。

方文轩第一个开口:“江陵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次南唐的纨绔子弟几乎来了一大半,看着众人关切的目光,徐浪先熄了火,将钥匙抛给一旁的安保人员:

“进去说吧,外面太冷,你们居然能在这喝西北风等我。”

“小浪,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陈尚舒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他最近一直在江陵,对这里的局势有所了解。

今天陈胜斌安排大巴载着这么多人来到清岩会所,确实让他吃了一惊。

弄清楚众人的来意后,陈尚舒就一直惴惴不安。

他清楚地记得,徐浪今天接了个电话就匆匆离开,显然是出了什么大事。

加上程泽建全家被害的消息,让知晓内情的江陵人士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孙凌?”

宽敞的包厢内虽然暖意融融,但听到这个名字,不少人背后仍升起一股寒意。

孙凌是出了名的京城大少,不仅背景深厚,手段狠辣、心肠歹毒更是众人皆知。

徐常平等人平时没少议论他的事。

张磊神色凝重,迟疑地问道:“小浪,你说孙凌在江陵,而且是冲着你来的?消息可靠吗?”

徐浪瞥了眼陈尚舒,缓缓道:“绝对可靠,是张娴暮告诉我的。”

“张娴暮?他也来江陵了?”

见徐浪点头,包厢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又一个京城大少的名字出现在这里。

与行事低调、不显山露水的孙凌不同,张娴暮的名字在场的人都耳熟能详。

这部分要归功于张娴敏,这位思维跳脱的小姑娘每次找不到陈尚舒,就会向这些纨子弟打听消息。

一来二去,大家相熟了,她有个弟弟的事自然也传开了。

更何况,张娴暮在北方名声显赫,但凡接触过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这位被誉为“妖孽”的奇才。

“孙凌这人,不好对付。”

方文轩接触的圈子显然比在场其他人更广,“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们。文哥曾经告诉我,京城有三个人不能惹。”

“第一是燕京军区的大小姐王霜,第二是燕京党校的彭飞,第三位,你们应该也猜到了吧?”

方文轩口中的“文哥”名叫刘懿文,身为天海市第一纨绔,他的身份比徐浪这个南唐第一公子还要显赫。

在这个国家的顶层圈子里,存在着两个派系:一是燕京党,二是天海党。

作为全国最繁华的直辖市,也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大都市,天海市寸土寸金。

燕京主政,天海主商,虽然同属一个体系,但立场不同导致见解和想法常有分歧。

久而久之,各种矛盾逐渐激化。

为了扞卫自身权益,在一些不为人知的会议上争取更多话语权,长期吃亏的天海政客团结起来,秉持共进退、谋发展的原则,让原本各自为政的燕京政客吃了不少哑巴亏。

后来,燕京政客也效仿天海的做法,摒弃成见,自发组织起来维护自身地位和权益。

无论是天海党还是燕京党,都是在动荡结束后陆续成立的组织。

当然,其中的创始人、骨干和核心成员几乎都是红二代。

而那些经历过长征的红一代则不会直接参与,只会在背后提供建议。

京城的幕后大佬们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打小闹可以接受,有竞争才有进步。

但他们绝不允许这两个组织的争斗阻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不允许发生内斗——这是铁律!

一旦越界,这些大佬们会毫不犹豫地联手取缔这两个组织。

近年来,燕京党和天海党虽然明争暗斗不断,但也在迅速发展,开始有意识地吸纳红三代中的优秀人才。

刘懿文就是天海党选拔中最突出的后起之秀,被誉为二十年后接管天海党的希望。

而张娴暮和孙凌则属于燕京党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