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此子,前程不可限量(2 / 2)

尽管不清楚胡庸春把他弄到这来的真实目的,但徐浪觉得这趟来得值。

眼前这群老头子身份没一个简单的——换衣服前龙钢曾告诉他,之前身穿唐装的白胡老人,曾是身份显赫、位高权重之人!

“听说,你曾让人调查张明阳的底子?”

坐在徐浪身边的干瘦老人忽然磕着瓜子,说出的话看似随意,却透着玩味。

“是的,老先生。”

“其实张明阳这人出身很简单,在部队待过,去过越南打仗。回来后断断续续混了几年,进了大圈帮人当枪使。之后走投无路,被一个姓沈的人救了。”

干瘦老人依然目不转睛盯着舞台,缓缓道,“后来就一直跟在姓沈的身边,姓沈的去哪,他就跟到哪。”

徐浪皱眉道:“老先生,张明阳有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

干瘦老人忽然扭过头,用一种诡异的目光盯着徐浪,让他心里一阵发毛:

“这一点我不清楚。不过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唐人街不会再找你麻烦。至于张明阳有没有留后手,我不知道,也没兴趣。”

没想到干瘦老人如此干脆。

听口气似乎华盟已经有意化解他和沈麻子残余势力的恩怨,这倒是件好事。

尽管干瘦老人不愿吐露更多信息,但徐浪已经知足。

再说纽约那边还有本杰明帮忙调查,不管是骡子是马,总会查出些蛛丝马迹。

否则本杰明也不可能在这条道上混这么多年。

当眼前这场《木兰从军》落幕时,徐浪忙起身,朝在场老人躬身道:

“各位老先生,时候不早了,小子忽然想起有些急事,要先离开。”

“小伙子,先别急着走,跟我这老头子到外面谈谈家务事。”

身穿唐装的白胡老人笑了笑,撑着拐杖颠簸着朝这边走来。

徐浪忙上前搀扶:“老人家,慢点走。”

“不碍事,可惜人老了,就没年轻时的步履沉稳,还得让你一个年轻后生帮忙,真是越老越不中用。”

白胡老人脸色平静,和徐浪走进院子后,在一张石凳上坐下,“听说你爸准备到江陵市赴任,有没有这事?”

“是的,老先生。”

“我其实一直很好奇,那篇论文是你爸写的,还是别人?”

白胡老人朝徐浪投来诡异的目光。

徐浪脑子里闪过那篇《论城市建设与工业化污染》,暗忖不知眼前老人心意如何,但还是肯定道:“是我写的。”

“哦?”

白胡老人有些惊讶,细细打量着徐浪,点头道,“小伙子,那篇论文含金量很高。表面上看确实有些华而不实,但细细一想就能发现通篇没有一处不务实的地方!”

“不过,如果今晚你告诉我论文出自你爸之手,我或许会做出一个决定:通过写推荐信,将你爸调到更适合发挥政治才华的地方,而不是看似平静的江陵。”

白胡老人顿了顿,沉吟道:“现在的江陵市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一点我从几个老朋友口中得到了确切消息。”

“这次来南唐,一方面是想重温这处四合院,另一方面也是想弄清楚那篇论文到底出自谁手。”

徐浪试探道:“那么,现在您老的意思是?”

白胡老人哈哈大笑,轻拍徐浪肩膀:“别担心,我这老骨头虽然爱多管闲事,但那也是对人不对事。退下来这么多年,一直希望替国家多挖掘些可堪大用的人才。”

“像你父亲,不说我,就连许多老朋友也观察有些年份了。这次将你父亲调往江陵市,本意是想看看他是否真能维持那份识黑白、辨黑白的本心。”

徐浪瞬间猜透白胡老人的心思。

看样子不管徐国立在江陵河坝问题上成败如何,都不会影响这些老家伙的本意。

换句话说这只是一场历练,若能成功功绩和政治筹码肯定会更多,但倘若失败也不会影响最初拟定的决策。

之所以多此一举,完全是想摸摸徐国立到底有没有那份不畏强权的节操!

而突然出现的《论城市建设与工业化污染》,显然打乱了大佬们的布局。

看样子不少人都在猜测这篇论文是否真出自徐国立之手。

倘若真是如此,就足以说明徐国立似乎并不愿意触及江陵市河坝问题。

尽管这会让众多大佬失望,但那篇论文也同样说明徐国立的治理能力,那么就会因势利导将他调到其他岗位,而不是培养成权衡利弊的“人上人”!

徐浪暗道差点好心办错事,当下也彻底明白京里那群大佬的心意,顿时笑道:

“老先生今日一席话,实在令小子茅塞顿开。”

白胡老人若有所思道:“现在你应该可以踏踏实实做份内事了吧?”

“赠你一句话:若不可违,切勿为之。但若有把握,尽可放手一试。”

“谢谢老先生。若下次有缘还能遇见您,定当敬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大红袍!”

目送徐浪离去,白胡老人渐渐露出欣赏的神色,对不知何时坐在身旁的胡庸春也不在意,只是呢喃道:

“此子,前程不可限量。”

“深有同感,陈文太藏得很深。”

“是呀。”

不管是白胡老人还是胡庸春,都凝视着一个方向,脸上透着一股看透世故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