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六千万与暗处的眼睛(1 / 2)

徐国立接到关于白华辰的消息,立刻放下工作,电话里匆匆聊了几句便决定动身前往江陵。

心知老友贪杯,他会意地回家取了几坛珍藏多年的好酒。

陈白素透露儿子徐浪似乎和白华辰的女儿关系匪浅,这消息让徐国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一直属意郭晓雨做儿媳妇,与郭海生的交情更是过命。

可白华辰……当年虽相处仅大半年,却以兄长的身份给了他诸多提点和照顾,帮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那份情谊,徐国立至今难忘。

作为父亲,他对儿子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风流行径虽有微词,也只能叹息一声:年轻人的事,终究得他们自己解决。

午饭赶不上,晚饭却正好。

王莉甚至半开玩笑地说,看这情形,说不定很快就能喝上徐浪和白冰的喜酒了。

这话让白冰羞得伏在陈白素腿上,徐浪却是听得后背发凉,冷汗直冒。

陈白素表现得自然许多,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白华辰看在眼里,心知对方对婚事话题尚有顾虑,也不介意——毕竟徐浪年纪尚小,领证确实早了些。

他也帮着打圆场。

陈白素真正的顾虑,是郭晓雨那边。

这事可大可小,关键在于两家能否达成一致,显然,她还在权衡。

话题始终绕着徐浪和白冰打转,徐浪如坐针毡,借口说要看书,逃也似的躲进了书房。

屋里都是明白人,只当他脸皮薄。白华辰甚至笑呵呵跟进来,推荐了几本名着。

午饭后,陈白素饶有兴趣地和王莉研究起厨艺,心知这是对方在替女儿铺路。

王莉想得长远,女儿的幸福不仅在于小夫妻和睦,婆媳关系更是关键。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给陈白素留下最好的印象。

白华辰则频频看表,显然在期待徐国立的到来。

下午两点左右,门铃终于响了。

白冰跑去开门,门外正是徐浪和一位面相威严的中年男人——徐国立。

徐浪是特意去给父亲引路的。

白华辰早已按捺不住,几步迎出来,见徐国立捧着两坛酒,朗声笑道:“国立!哈哈,真是好久不见!”

徐国立放下酒坛,与白华辰狠狠拥抱了一下,那力道像是要将多年的思念都挤出来:

“白大哥!这些年我多方打听,只知道你在江陵,具体部门却难寻踪迹。后来工作越来越忙……抱歉,拖到今天才来!”

“说这些就见外了!过去不提,今天,进屋,咱们喝个痛快!”白华辰拍着徐国立的肩膀。

“喝!”

徐国立笑着再次抱起酒坛。进门与王莉寒暄几句,就被白华辰拉进了厨房。

为了招待老友,白华辰亲自下厨,炒了肉、炸了花生米、弄了碟酒鬼玉米。

两个男人的酒局热火朝天,三个女人的话题也其乐融融。

插不上话也坐不上桌的徐浪,反倒成了屋子里最清闲的边缘人。

他苦笑着推开书房,坐进太师椅,随手拿起一本红色题材的书翻看。

“博闻强记”的天赋让他一目十行,原本想靠看书打发时间的念头很快落空——半小时不到,书房里的名着就被他翻了大半。

时间依然难熬。

就在他打算再找几本书时,目光忽然被夹在两本书之间的一封信吸引。

信封上的署名让他心头一跳:

胡安禄!

胡有财的父亲!那个在动荡年代里搅动风云的人物!

徐浪的手指几次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戒指,犹豫着是否要拆开这封信。

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像猫爪般挠着心尖。

但最终,残存的道德底线占了上风。他深吸一口气,将那封信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无论胡安禄与白华辰有何渊源,对徐浪当下的生活和布局都无直接影响。

何必为了满足一时的窥探欲,给自己心里添堵?

胡安禄站在他这边,这,就够了。

走出书房,徐浪若有所思地瞥了眼厨房方向,里面不时传出酣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