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头一跳:“小浪,这钱…?”
“首付薪水。事成后,还有另一半。”徐浪语气平静。
沉默。
梁皓盯着那叠钱,像盯着烫手山芋。
几秒后,他默默将钱塞回信封,推了回去:
“帮忙可以。但这钱…太多了。拿着,我心不安。”
这反应在徐浪意料之中。他将信封再次推回,抬手止住梁皓的话头:
“皓哥,听我说完。”
梁皓抬眼,带着执拗的审视。
“我是生意人,”徐浪神色认真,“不做亏本买卖,不搞慈善。”
“我付这个价,不是因为你能力超群,也不是看交情,纯粹是这份工作的价值,值这个价。”
他目光坦荡,“一分钱,一分货。这薪水里,没水分,更没人情债。”
梁皓眉头紧锁:“小浪,要我做什么?杀人?顶罪?”
语气竟异常平静。
这回答让徐浪一愣,随即苦笑:
“皓哥,犯法害人的事,我不会让你碰。真需要干那种脏活,也轮不到你。”
“那…到底是什么?”梁皓彻底困惑了。
九十年代,月薪两千已是高薪。
这上万首付的活儿?
简直天方夜谭!
他混迹社会多年,深知没高学历硬背景,这馅饼砸不到自己头上。
而徐浪的思维,显然还带着未来十年的“通胀”痕迹。
“记得医院里,我跟韩叔叔提过,和财哥在北雍机场外买了块地吧?”
徐浪切入正题,“当时就算准了政府会强征,想通过…‘操作’获利。”
“现在政府果然动手了。昨天我们去了王家村,让村民守口如瓶,咬定这块地信息保密。”
“同时,鼓动他们以污染和噪音为由,跟政府硬扛,把事情闹僵。”
“他们图什么?”
梁皓抓住关键。
“污染,噪音。机场扩建紧挨王家村,飞机废气、轰鸣,毁了他们的水和安宁。”
徐浪解释。
“你们图什么?”
“利。”
徐浪直言不讳,“僵局形成,政府为平息舆论,必然提高征地价。村民越强硬,我们获利空间越大。”
梁皓依旧不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做什么?”
“我需要你去‘煽风点火’。”
徐浪盯着他的眼睛,“王家村民风淳朴,闹事的火候…还不够旺。”
梁皓心头一沉,本能地抗拒。
脸上挣扎的神色,没逃过徐浪的眼睛。
“放心,”徐浪立刻安抚,“不是让你挑拨离间,更不是制造流血。我要你扮演一个记者!”
他加重语气。
“一个在采访中,向村民渲染政府‘势在必得’的强硬姿态。”
“同时,向政府强调村民‘誓死扞卫家园’的坚定立场的记者!”
“这…不还是变相挑拨?”梁皓哭笑不得。
“错!”徐浪笑了,“这叫‘夸大’!是‘渲染’!”
“记者嘛,就是把小事炒成吸引眼球的大新闻!这叫专业‘炒作’!”
梁皓目光在厚厚的信封和徐浪不容置疑的脸上来回扫视。
半晌,他深吸一口气:“好!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这钱…”
他拿起信封,语气郑重。
“我当公款收下。采访器材、临时演员,都要用钱。”
“每一笔开销,我都会记账。我出的力值多少,也算清楚。”
“多了,我退你;少了,我再问你要!”
“成交!”徐浪伸出手,笑容灿烂。
梁皓的手有力地握了上去,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