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沙漠中的堡垒(1 / 2)

波斯湾,那片被萨巴赫谢赫以五万金币“慷慨”卖给大华的“无用沙地”上,正在发生着令整个地区都感到不安的变化。

仅仅半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堡垒迹拔地而起。

燕云站在新建成的“科威特一号堡垒”最高处的指挥塔里,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他身后,是一排排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另一番惊心动魄的景象。

一条长达三公里的钢铁栈桥,如同一条巨龙,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深水区。栈桥的尽头,是一个可以同时停泊四艘万吨级巨轮的深水码头。码头上,十几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正挥舞着钢铁臂膀,将一箱箱物资从停靠的运输船上吊装下来。

堡垒本身,更是坚不可摧。高达十五米的混凝土城墙,厚度超过三米,足以抵御当时任何火炮的轰击。城墙上,每隔一百米就有一座火力碉堡,里面装备着大口径岸防炮和重型机关枪,构成了360度无死角的交叉火力网。

堡垒内部,兵营、仓库、医院、发电厂、海水淡化厂一应俱全。一支五千人的卫戍部队,连同上千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鲜艳的大华龙旗,在堡垒中央的旗杆上高高飘扬,在这片黄沙与碧海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燕大人,您真是神了!”陪同燕云在指挥塔里视察的,是工部派来的总工程师,王工。他看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由衷地赞叹道,“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鸟不拉屎的沙漠,现在,这简直就是一座永不陷落的钢铁之城!我敢说,就算奥斯曼苏丹把他所有的军队都拉过来,也别想啃下咱们一砖一头。”

燕云笑了笑,端起一杯从本土运来的龙井茶,轻轻呷了一口:“王工过奖了。这不是我的功劳,是陛下的高瞻远瞩,是你们工部和格物院兄弟们夜以继日的辛劳,也是国库里那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银子,才堆起了这座堡垒。”

为了这个“筑巢计划”,李信几乎是不计成本。三十多艘大型运输船,组成了穿梭于广州和波斯湾之间的“沙漠快线”,源源不断地运来钢材、水泥、设备和人员。光是那十几台蒸汽起重机,就是从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硬生生拆下来运过来的。

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守护这片沙漠下流淌的“黑色金子”。

在堡垒以北十公里的地方,第一口油井已经开始稳定产油。黑色的、粘稠的原油,通过新铺设的管道,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堡垒内的巨型储油罐里。第一艘改装过的万吨级油轮“黑龙号”,已经停泊在码头,准备将这来自异域的工业血液,运回万里之外的帝国。

然而,大华如此大张旗鼓的动作,不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最先感到恐慌的,是那些将土地卖给燕云的部落首领们。萨巴赫谢赫,那个曾经为五万金币而沾沾自喜的穆巴拉克部落首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他带着几个手下,几次三番地跑到堡垒外,要求见燕云。他声称燕云欺骗了他,这片土地

回答他的,是堡垒城墙上缓缓转动炮口的岸防炮,和卫戍部队司令官一句冰冷的传话:“契约神圣,受大华帝国武力保护。再敢前来骚扰,视为对帝国的挑衅,后果自负。”

萨巴赫在黑洞洞的炮口下,吓得屁滚尿流,再也不敢来了。他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向自己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的巴士拉总督求援。

比奥斯曼人反应更快的,是这片海域的另一个霸主——英夷。

三天前,一艘悬挂着米字旗的英夷三级风帆战列舰“胜利号”,在巡航时发现了这座拔地而起的钢铁堡垒。船长约翰·史密斯,那个曾经陪同波廷杰访问过大华,并被镇远号深深震撼过的英夷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超他的想象。这些神秘的东方人,竟然悄无声息地,在奥斯曼帝国的眼皮子底下,在波斯湾这个战略要地,打下了一颗如此坚固的钉子!

他不敢靠近,只能在远处徘徊,并立刻派出一艘快船,向位于印度的东印度公司总督府报告。

今天,麻烦终于来了。

“报告燕大人!堡垒雷达站发现,西南方向,一支由三艘英夷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在向我方靠近!距离三十海里!”一名通讯兵冲进指挥塔,大声报告。

燕云放下茶杯,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