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盛京更名沈阳(2 / 2)

李信听完,不置可否地敲了敲桌子,发出“笃笃”的轻响。大殿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皇帝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完全满意。

“太慢了。”李信缓缓开口,说出了三个字。

徐文良一愣,“皇上,萨摩藩已经进展神速……”

“朕说的不是萨摩藩。”李信打断了他,“朕说的是,整个倭国,乱得还不够彻底。现在只是幕府和萨摩藩在打,其他大部分藩国还在观望。朕要的,是整个倭国都陷入一片火海,是他们所有的大名、武士,都拿起刀枪,互相残杀,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番话语调平淡,但内容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们,都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这是何等狠辣的手段!

李信的目光落在了燕九身上。“燕九,朕之前让你研究过倭国各个大名的脾性,以及德川幕府的弱点,你有什么看法?”

燕九是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年轻人,他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回皇上,德川幕府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们的傲慢和对武力的迷信。他们被萨摩藩打得节节败退,最根本的原因是武器落后。如果此时,有人能给他们提供比萨摩藩更先进,或者至少是同等级的武器,他们一定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惜一切代价。”

李信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真正的笑意。

“说得好。那你说,谁去卖给他们武器最合适呢?”

燕九心中一凛,他似乎猜到了皇帝的想法,试探着说道:“西洋人?”

“对!”李信一拍桌子,“就是西洋人!倭国人又敬又怕的西洋人!只有西洋人,才能让德川幕府那些蠢货深信不疑。”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而冰冷:“朕要你,立刻去找一个合适的人,一个能说流利西洋话,最好长得还有点西洋人模样的人。让他假扮成从西洋来的军火贩子,去找德川幕府。告诉他们,你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火枪,最好的大炮,可以帮他们剿灭叛逆。价格嘛,可以高一点,但东西一定要是真的。我们格物院仓库里那些淘汰下来的燧发枪,都可以卖给他们。”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连徐文良都忍不住开口劝道:“皇上,万万不可!我们好不容易扶持起萨摩藩,若是再卖武器给幕府,岂不是让他们势均力敌,战事迁延日久,反而不美?”

“就是要他们势均力敌,就是要他们打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李信冷冷地说道,“一方太强,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朕要的是他们两败俱伤,是他们把整个国家都打烂,打残!只有这样,一个分裂、贫穷、衰弱的倭国,才是一个好倭国。”

他看向周大勇:“周大勇,你的舰队,到时候可能会在海上‘偶遇’一些西洋商船。记住,你们的炮打得没那么准,眼神也不太好,看不清他们的旗帜,明白吗?”

周大勇先是一愣,随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末将明白!海上风浪大,了望手眼花了也是常有的事!”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坐回主位,端起酒杯,对着众人朗声道:“诸位,今日我们平定西南,来日,我们还要勘定北疆,经略南洋!这天下,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来,共饮此杯,为了大华的万世基业!”

“为了大华!干!”

众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只是这一次,他们看向李信的眼神中,除了敬畏,又多了一丝深深的,发自内心的恐惧。这位开国皇帝的心机和手段,比最锋利的刀剑,还要令人胆寒。

宴会结束后,李信独自站在五华山巅,遥望北方的夜空。

沈阳……

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未来的全部构想。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收复失地,更是要彻底重塑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精神。剪辫易服是第一步,更改地名是第二步,而接下来,他要做的,是让所有人都忘掉那个孱弱、屈辱的过去,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传朕的命令。”李信对身后的侍从官说道,“召集国防部、总参谋部、格物院、交通部、财政部所有主官,三日后,朕要在长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议题只有一个——”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彻底收复外东北及东西伯利亚!”

夜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但李信的眼中,却燃烧着熊熊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