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陈武备战黄河岸(2 / 2)

“我自有安排。”陈武的目光落在了龙门渡,“我要在龙门渡,趁着夜色,给他们来个狠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林锐的肩膀,“记住,你的任务是演戏,演得越真越好,把清军的兵力都给我调动起来。”

“末将明白!”林锐领命而去。

陈武随即又叫来了格物院随军的工匠。“你们有没有办法,让咱们的野战炮能把炮弹打出更高的抛物线,像扔石头一样,越过他们的土墙,直接砸进土堡里头?”

工匠们围在一起,小声地讨论起来。片刻后,一个年长的工匠走上前:“军团长,可以试试。调整炮车的角度,再减少发射的火药量,应该能做到。只是准头会差很多,需要反复试射校准。”

“好!天黑之前,我要你们改造出十门这样的炮!”陈武斩钉截铁地说道。

与此同时,在山西太原府的总督衙门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山西总督哈达帖木儿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他是个识时务的满洲贵族,北京城破,皇帝退位,大清实际上已经亡了。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如何向汉军投降,为自己和家族谋一条后路。

可他面前站着的八旗佐领鄂尔泰,却像一头被逼到绝路的疯狼。

“总督大人!汉寇已经兵临黄河,太原危在旦夕!您为何还不下令,尽起全省之兵,与他们决一死战?”鄂尔泰的声音嘶哑而亢奋,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哈达帖木儿。

哈达帖木儿心里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说:“鄂尔泰,不是本督不战,是大势已去。京城都没了,我们这区区山西,如何能挡得住汉军的虎狼之师?顽抗到底,不过是让太原的百姓跟着我们一起玉石俱焚罢了。”

“放屁!”鄂尔泰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哈达帖木儿的鼻子骂道,“我大清的疆土,寸土不可失!这是祖宗留下的基业!你身为朝廷大员,不想着为国尽忠,却想着投降保命,你对得起皇上吗?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他这番话,引得在场的几个年轻八旗军官也跟着激动起来,纷纷附和。

哈达帖木儿气得浑身发抖。他想骂回去,但看着鄂尔泰那副随时可能拔刀砍人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这群疯子给挟持了。

果然,鄂尔泰接着说道:“从今日起,太原城防务由我接管!传我将令,全城戒严!征发城内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全部编入守城队伍!各家各户,必须献出家中存粮的一半,作为军粮!有敢违抗或私藏者,满门抄斩!”

这道命令一出,整个太原府顿时炸了锅。这哪里是保卫家园,这分明是劫掠!百姓们怨声载道,哭喊声响彻街巷。

一些有头有脸的乡绅聚在一起,商量着对策。

“这日子没法过了!清廷自己都亡了,还要拉着我们全城人给他们陪葬!”

“鄂尔泰就是个疯子!再这么下去,不等汉军打进来,我们自己就先饿死了!”

一个名叫王启年的老乡绅,在当地颇有威望,他一跺脚,压低声音说道:“诸位,不能再等了!我听说汉王李信仁德,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从不扰民。与其被鄂尔泰这帮人逼死,不如……我们派人出城,去联系汉军,给他们做个内应!”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但很快,绝望压倒了恐惧。

“王老说得对!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拼一把!”

“我同意!我这就派我那机灵的侄子出城送信!”

就在太原城内暗流涌动之时,哈达帖木儿收到了黄河防线的紧急军报。

“报!总督大人,汉军主力猛攻上游风陵渡,攻势异常凶猛!”

哈达帖木儿还没来得及细想,一旁的鄂尔泰就抢过军报,看了一眼,大笑道:“我就知道汉寇不过如此!他们以为风陵渡是软柿子?传令,速调两千兵力,即刻增援风陵渡!务必将汉寇歼灭在黄河边上!”

哈达帖木儿心中一动,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汉军的打法,会这么简单直接吗?但他看着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鄂尔泰,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两千宝贵的兵力,被调离了主防线,朝着汉军预设的陷阱奔去。

他不知道,就在他为之叹息的时候,黄河北岸的防线,已经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而在下游的龙门渡,陈武和他蓄势待发的主力,正静静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