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康熙病榻叹国运(2 / 2)

“传御医!快传御医!”

畅春园内,顿时乱作一团。

过了许久,康熙的气息才稍稍平复下来。他挥退了御医,只留下马齐一人。他的眼神变得空洞而灰败,仿佛一瞬间又老了十岁。

他指了指地上那份公报,示意马齐捡起来。

“念……接着念。念那个……格物院。”

马齐捡起公报,找到了关于格物院的介绍,小心翼翼地念着:“汉贼设格物院,专研声、光、化、电、格致之学。其蒸汽机、后装炮、铁甲车,皆出此院……”

听到这里,康熙的思绪,飘回到了几十年前。

他想起了那个叫南怀仁的西洋传教士,那个人也曾向他展示过西洋的火器和机械,也曾建议他设立专门的机构,仿制和改良这些“奇技淫巧”。

可是,当时的自己是怎么做的?

自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觉得这些不过是些小玩意儿,上不得台面。大清的江山,靠的是祖宗的弓马骑射,靠的是圣人的礼义廉耻,何须这些外来的邪门歪道?

他把那些传教士,当成了装点宫廷的玩物,对他们的建议,付之一笑,束之高阁。

如今,报应来了。

汉军用他当年不屑一顾的“格物之学”,打造出了无坚不摧的军队,正在一步步敲响大清的丧钟。而他引以为傲的弓马骑射,在人家的铁甲车和后装炮面前,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朕……错了啊……”康夕闭上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

他沉默了良久,才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马齐,去,把当年和罗刹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副本,给朕取来。”

马齐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命人取来了那份被锁在内阁大库里的条约文本。

康熙颤抖着手,展开那份用满、汉、拉丁三种文字写成的条约。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那条“划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为待议地区”的条款上。

当年,为了平定噶尔丹,他急于稳定北方,做出了妥协,签订了这份条约。虽然在当时看来,是稳住了东北的局势,但他心里清楚,这实际上是默认了罗刹国对黑龙江以北大片土地的侵占。

他再抬起头,看看汉军的公报。上面写着,汉军收复西域,设立四省,大搞建设,迁徙流民。

一个在割地,一个在开疆。

一个在固步自封,一个在锐意进取。

这对比,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朕之失策,在于闭目塞听,误了天下……”康熙的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悔恨与悲凉,“朕自诩圣君,可到头来,却是一个断送了祖宗基业的罪人……”

他将那份条约副本和汉军公报紧紧地攥在手里,仿佛用尽了全身最后一点力气。

窗外,寒风卷着落叶,发出呜咽般的声音。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向那个他看不起的对手,也向他自己曾经的傲慢,低下了头。但他明白,一切,都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