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贺连山攻克武汉(2 / 2)

随着他一声令下,茶馆里几十个伪装成茶客的汉子纷纷抽出藏在桌下的刀剑,呐喊着冲向西城门。城门楼上的清兵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这群如狼似虎的义士砍倒在地。

陈奎一马当先,冲到控制千斤闸的绞盘旁,大吼一声,挥刀砍断了粗大的绳索。

“轰隆!”

沉重的千斤闸落下,彻底断了城内清军的退路。紧接着,他们几人合力,顶开了沉重的城门。

城门外,早已等待多时的汉军步兵,正乘坐着后续的蒸汽船和民船陆续登陆。看到城门大开,一名汉军军官高举战刀,大喊:“兄弟们,冲啊!光复汉阳!”

汉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与陈奎率领的天地会义士汇合一处。城内的清军本就军心涣散,又听闻渡口失守,怪物般的铁甲车已经上岸,哪里还有半点抵抗的意志。沿街的抵抗零零星星,很快就被剿灭。

汉阳的清军守将,在府衙内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喊杀声,面如死灰。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作为守将,难逃一死。与其被俘受辱,不如自行了断。他拔出腰间的佩刀,横在脖子上,闭上眼,用力一抹。

至此,武汉三镇中的汉阳、汉口,在汉军登陆后不到两个时辰,便宣告光复。

剩下的武昌府,隔着宽阔的长江,还掌握在清军手中。武昌的清军守将是湖北副将,他吸取了汉阳的教训,将兵力全部收缩回武昌城内,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和坚固的城墙死守。

贺连山站在汉阳的江边,望着对岸的武昌城,眉头微皱。强渡长江,伤亡必然不小。

就在这时,王希找到了他。

“贺将军,不必为此烦忧。”王希指着江面上那几艘蒸汽船,胸有成竹地说道,“这几艘船,就是我们最好的浮桥。”

贺连山眼睛一亮:“王院正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征用江边的所有民船,用蒸汽船作为动力,将它们串联起来,在江面上搭建一座临时的浮桥。大军可以直接从桥上走过去!”王希解释道,“同时,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奇兵,由熟悉地形的天地会兄弟带路,从东湖方向迂回,绕到武昌城的东门。两面夹击,武昌城必破!”

“好计策!”贺连身大喜过望。

计划立刻付诸实施。汉军强大的组织能力再次展现出来。不到半天时间,一座由上百艘民船连接而成,由蒸汽船在关键节点固定和提供牵引力的浮桥,就奇迹般地横跨在了长江江面之上。

武昌城楼上,清军副将和他手下的官兵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他们想用火炮轰击,但汉军的炮船早已封锁了江面,他们的旧式火炮根本不是对手,一开火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城内的清军青壮们,本就是被强抓来的,没吃没喝,还挨打挨骂,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怨气。现在看到汉军如此“神通广大”,竟然能在长江上铺路,心里的最后一点侥幸也破灭了。

“还打个屁啊!对面是天兵天将!”

“就是,给朝廷卖命,咱们能得什么好?听说汉军那边还分田地呢!”

军心彻底动摇了。

当贺连山的主力大军通过浮桥,兵临武昌城下时,从东湖方向迂回的奇兵,也在内应的帮助下,成功夺取了防备空虚的东门。

“汉军进城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武昌城内彻底乱了。那些青壮士兵纷纷扔下武器,打开城门,跪在地上投降。他们不想打,也不愿打。

清军副将眼见兵败如山倒,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带着几个亲兵想从南门逃跑,结果被堵个正着,成了俘虏。

十二月五日,武汉三镇,这座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尽数落入汉军之手。

整场战役,汉军凭借着技术优势和民心向背,仅付出百余人的微小伤亡,就歼灭和俘虏了上万清军。

贺连山站在武昌的黄鹤楼上,俯瞰着脚下三镇的万家灯火,江面上,蒸汽船的汽笛声雄浑有力。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长江中游的控制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了汉军手中。下一步,兵锋所指,便是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