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汉军整备应对危局(2 / 2)

“赵将军说笑了,宁夏军团在此驻扎,我才能安稳推行政令。这里是咱们骑兵的摇篮,也是抵御北疆的第一道防线,一刻也松懈不得。”

他看向赵猛。

“王上的命令,划拨一个团作为地方驻军的骨架,我会尽快与你的人办好交接。”

“同时,我需要军团协助,在牧场区域建立几个大型的战马繁育基地。骑兵的训练与北疆的戒备,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赵猛看着这位昔日的同僚,如今的新任总督,用力点了点头。

“放心,只要我赵猛在一天,宁夏军团就是你总督府最坚实的后盾。”

新收复的两片土地上,政权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汉军的军事整备,也进入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阶段。

甘肃,一处开阔的河谷地。

周大勇正趴在地上,与士兵们一起,在泥水里匍匐前进。

“都给老子把屁股放低点!”

“你们以为这是在逛窑子吗?想让西夷的炮弹给你们的屁股开花?”

他的吼声在山谷里回荡。

一个年轻的士兵动作稍慢,被他一脚踹在屁股上,啃了一嘴泥。

“将军,这……这么打仗,也太难看了吧。”

士兵吐着泥水道。

周大勇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

“难看?老子告诉你什么叫好看!”

“西夷的火炮,打出来的是铁弹,一炮过来,一条线上的人都得被穿成葫芦。咱们站得整整齐齐,那是给人家当活靶子!”

“像现在这样,散开,趴下,利用一切能挡住你的东西。炮弹打过来,最多也就砸死一个倒霉蛋。命,是自己的,不是用来给将军充场面的!”

这套被周大勇称为“散兵战术”的训练方式,完全颠覆了士兵们对于战争的认知。

但在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后,没有人再敢质疑。

四川,群山之中。

贺连山亲自带着一支新组建的营队,在悬崖峭壁间攀爬。

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行囊,学习如何在山林中辨别方向,如何利用地形设伏。

这支部队,被命名为“山地突击营”。

他们的目标,是未来战场上,陕西那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

河套草原。

“轰隆隆……”

大地震动,两台被漆成土黄色的铁甲车发出沉闷的咆哮,坚硬的履带碾过草地,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

在它们身后,赵猛的骑兵军团如潮水般展开。

“目标,前方土垒,冲锋!”

吴锐站在铁甲车的顶盖上,挥舞着令旗。

铁甲车猛然加速,车头前方的撞角狠狠地撞向前方用作演习目标的土垒。

土石飞溅,坚固的土垒被硬生生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杀!”

赵猛的咆哮声响起。

早已蓄势待发的骑兵,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从铁甲车撕开的缺口处瞬间涌入,对假想的敌军阵地进行毁灭性的穿插与追击。

“漂亮!”

吴锐兴奋地一挥拳头。

这种“铁甲破阵,骑兵追击”的战术,经过反复磨合,已经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汉军的格物院内,一场决定未来战争走向的试验,也达到了顶峰。

靶场上,王希正紧张地盯着远处一个新设立的标靶。

“距离,两千五百步!”

测距员高声喊道。

王希的手心有些湿润。

这是一门最新改良的野战后装线膛炮,从炮管的膛线到炮弹的形状,都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

“开炮!”

随着他一声令下。

一声巨响,炮身猛地向后一坐,浓烈的硝烟瞬间腾起。

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远方。

片刻之后,远处的标靶位置,一团烟尘猛然炸开。

“命中!命中两千五百步标靶!”

观察哨的旗手,兴奋地挥舞着旗帜。

整个靶场瞬间沸腾。

王希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尽管那张脸早已被硝烟熏得漆黑。

两千五百步,这个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清廷从西方购买的那些雇佣兵所使用的火炮。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炮战中,汉军将可以单方面地,对敌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就在汉军上下厉兵秣马,以一种惊人的效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时。

北京城,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马齐正焦躁地来回踱步。

一份来自南方的塘报,被他紧紧攥在手里。

“还没消息吗?那些西洋雇佣兵,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陕西?”

他对着一名下属低吼道。

那名官员战战兢兢地回话。

“回……回大人,各国的兵头还在为谁来当总指挥,谁的部队打主攻而争吵不休……银子倒是收了,可人……就是迟迟不动。”

马齐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而在陕西,新任的提督正站在校场上,检阅着他仓促之间强征来的七万绿营兵。

所谓的七万大军,放眼望去,装备简陋,许多人手里拿的还是生了锈的大刀长矛。

士兵们的脸上,看不到丝毫战意,只有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

一阵风吹过,校场上的帅旗被吹得猎猎作响,陕西提督却感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有一种预感,靠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去反扑,无异于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