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哗变起萧墙(2 / 2)

几名士兵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按住了他的胳膊,夺下了他手中的长剑。

“当啷”一声,宝剑落在冰冷的石板上。

赵良栋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

他不再挣扎,任由那些曾经对他敬畏有加的士兵,用麻绳将他捆绑起来。

“打开城门!”

王什长用刀指着紧闭的内城大门,对身后的士兵下令。

“降汉!”

沉重的城门,在数十名士兵的合力推动下,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呻吟,缓缓打开。

一道刺眼的光,从门缝里透了进来。

城外,周大勇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城内的动静。

当他看到城门被从内部打开时,他放下了望远镜,吐出一口白气。

“成了。”

他没有立刻下令冲锋,而是对身边的传令兵说。

“让弟兄们准备好炊饼和热水。”

“另外,传我的命令,入城之后,秋毫无犯,违令者,斩。”

“是!”

汉军的黑色潮水,没有发出震天的喊杀声,而是迈着整齐而沉稳的步伐,缓缓涌入中卫城。

他们看到的,不是顽抗的敌人,而是一张张麻木、浮肿、写满饥饿的脸。

哗变的清军士兵,在打开城门后,就扔掉了手里的兵器,瘫坐在地上,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周大勇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走到了衙署前。

他看到了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的赵良栋。

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宁夏总兵,此刻头发散乱,盔甲不整,双目紧闭,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

“将军。”

王什长看到周大勇,连忙上前,单膝跪地。

“罪将王大贵,率众归降,叛将赵良栋在此。”

周大勇的视线从王什长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赵良栋身上。

“给他松绑。”

周大勇的命令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王什长和那些哗变的清军。

亲兵上前,解开了捆在赵良栋身上的绳索。

赵良栋缓缓睁开眼睛,看向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汉军将领。

“要杀便杀,何必假惺惺。”

他的声音沙哑干涩。

周大勇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对身后挥了挥手。

一名伙夫端着一个木盘走了上来,盘子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还有两个白面炊饼。

那诱人的香气,让周围所有的清军士兵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赵将军,先吃点东西吧。”

周大勇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良栋盯着那碗粥,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饥饿的本能,与他作为将领的尊严,正在进行着最后的交战。

最终,本能战胜了一切。

他一把抢过木盘,也顾不上烫,抓起炊饼就往嘴里塞,又端起碗,将滚烫的小米粥“咕咚咕咚”地灌进喉咙。

吃得太急,他被呛得剧烈咳嗽起来,眼泪鼻涕都流了出来,狼狈不堪。

周大勇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催促,也没有嘲讽。

一碗粥,两个炊饼下肚,赵良栋感觉自己仿佛活了过来。

他放下空碗,用衣袖擦了擦嘴,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再次看向周大勇,这次,他的表情里少了几分决绝,多了几分复杂。

“你到底想做什么?”

“赵将军可曾听闻岳升龙将军的消息?”

周大勇不答反问。

赵良栋的身体一震。

岳升龙是他的旧识,也是他一直敬佩的川陕名将。

“岳将军他……如何了?”

“岳将军如今已是我大汉的四川总督,正在成都整顿兵马,为我大汉镇守西南门户。”

周大勇缓缓说道。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重锤,狠狠砸在赵良栋的心上。

岳升龙……连岳升龙都降了?

他心中的那座名为“忠义”的堤坝,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是啊,连岳升龙那样的人物都做出了选择,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清廷,真的还有希望吗?

他想起被焚毁的粮草,想起迟迟不至的援军,想起康熙皇帝对汉将那若有若无的猜忌与提防。

一阵长长的叹息,从赵良栋的胸腔中发出,带走了他最后的一丝力气。

“罢了,罢了……”

他颓然地垂下头。

“我赵良栋,愿归汉。”

他抬起头,看向周大勇。

“宁夏尚有数千清军残部,我愿写下降书,劝他们归降,为将军拿下宁夏全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周大勇点了点头。

“好,赵将军深明大义,周某佩服。”

他转身对身边的陈武下令。

“你负责接管中卫防线,安抚降兵,收拢城防。”

“是,将军!”

陈武领命而去。

周大勇再次看向赵良栋。

“赵将军,请随我赶赴黑水城,大帅要见你。”

京城,紫禁城,乾清宫。

马齐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皇上……宁夏急报……中卫……中卫失陷,总兵赵良栋……降敌。”

御案之后,康熙的脸上一瞬间血色尽褪。

他猛地站起身,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喉头一甜。

“噗——”

一口鲜血喷出,溅红了面前的奏折。

“皇上!”

“快传太医!”

宫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太医院院判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为康熙诊脉,手指抖得不成样子。

许久,他才颤颤巍巍地开口。

“皇上……皇上龙体郁结于心,气血攻伐……万不可再忧思过度,否则……否则龙体难支啊!”

康熙挥手推开前来搀扶的太监,他看着奏折上那刺目的血迹,身体摇摇欲坠。

黄河防线,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