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帅帐。
李信站在了望孔的后面,手中的千里镜死死锁定着东门的方向。
他看着那股黄色的怒潮,看着缺口内那些疲惫却依旧挺立的汉军士兵。
他不能再等了。
“王希!”
“王二!”
“‘铁甲车’!何在?!”
李信猛地转身,他的命令如同炸雷。
“禀大帅!‘铁甲车’三辆!已就位!”
王希的脸上闪烁着狂热,他的身体因为激动而颤抖。
“就在东门内瓮城待命!”
“好!”
李信的脸上爆发出骇人的神采。
“传令!”
“开闸!”
“放‘铁甲车’!”
“目标!蒙古骑兵!”
“给老子碾碎他们!”
“诺!”
王希与王二嘶声领命,转身冲出帅帐。
东门内,瓮城。
沉重的铁闸门在绞盘发出的嘎吱声中,被缓缓升起。
浓烈的蒸汽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从门后喷涌而出。
三头狰狞的钢铁巨兽,在弥漫的蒸汽中,显露出了它们真正的形态。
这正是格物院耗费了数月心血,在李信的亲自指导下,秘密打造出的战争机器——“铁甲车”。
车体长约两丈,宽一丈,高度接近一丈。
它的主体由厚重的锻铁板铆接而成,关键部位覆盖着双层复合装甲。
车体的前方呈现楔形,并且带有一个巨大的撞角。
车身两侧,各有三个射击孔。
车顶是敞开的,四周设有环形护盾。
车体的后方,一台经过特殊加固、体积庞大的卧式蒸汽锅炉发出沉闷的轰鸣。
粗大的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滚滚的黑烟。
锅炉驱动着一套复杂的齿轮组与传动轴,带动着两条宽大的铁质履带。
履带由数百块带着防滑齿的厚重铁板铰接而成,碾压过地面时,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每一辆“铁甲车”内,都配备了八名乘员。
车长兼炮长一人,位于车顶护盾后,手持千里镜,负责观察指挥,同时操作车顶的主炮。那是一门缩短了炮管、加大了口径的臼炮,可以发射高爆弹与霰弹。
驾驶员一人,位于车体前部,通过狭窄的观察缝操控方向舵与蒸汽阀门,控制车辆的行进方向与速度。
锅炉工两人,位于车体中部,他们的任务是不断地添煤、注水,并且监控锅炉的压力,确保动力的持续供应。
机枪手两人,位于车体两侧,各自操作一挺改进型的“五雷神机”。这种车载型号的枪管被加长加重,架设在可以旋转的炮架上,使用三十发的弹鼓供弹,射速更快,威力也更大。
装填手两人,负责协助炮长装填炮弹,为机枪手更换弹鼓,并且传递弹药。
“铁甲车一号!启动!”
“目标!东门外蒙古骑兵!”
“前进——!”
一号车的车长,格物院最优秀的年轻工程师兼炮手林风,站在车顶的护盾后面,声嘶力竭地下达了命令。
他的脸上燃烧着兴奋与决绝。
这是“铁甲车”的第一次战斗。
必须打出威风。
“呜——!!!”
蒸汽锅炉发出了更加狂暴的嘶鸣。
齿轮开始啮合。
履带缓缓转动。
沉重的钢铁巨兽启动了。
它碾过瓮城的地面,驶出了城门。
二号车。
三号车。
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