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军府三策定河西(2 / 2)

“实际上,由我青蛇卫的密探掌控,暗中监察民情,搜捕奸细,传递情报。让所有人的小动作,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众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好了!”

李信突然抬手,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争论。

他站起身,大步走到舆图前,从笔筒中拿起一支朱笔。

笔尖在舆图上几个关键节点,重重地画下了圈。

“新地盘,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法子管所有地方!必须因地制宜,分而治之!”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去。

“其一,核心区!”

朱笔在以卧龙谷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区域画下了一个大圈。

“这里是我们已经牢牢控制的汉民屯点、工矿和农田!这个区域,实行‘军府直辖’!”

“即刻成立‘河西军政府’!由我,兼任总督!陈武,任副总督,兼掌兵曹,统管防务、武备和兵员征召!”

“军政府下,设‘民政府’!由陈敬之任主官,统管民曹、工曹、保民府!各级官吏,由军政司考核任命,或者直接从汉学宫的优秀学子中选拔!”

“在这个区域内,立刻推行《汉王军垦令》!所有无主的荒地、牧场,全部收归军政府!招募流民,安置伤残老兵和有功将士的家属去屯垦!给他们三年免税!三年后,按军政府的规矩缴纳田赋!同时,大修水利,推广新农具,把粮食产量给我顶上去!”

李信话锋一转,朱笔移向了更广阔的区域。

“其二,缓冲及部族区!”

他的笔尖点在了祁连山南麓、黑水河流域、玉门关外那些新归附的部族聚居地和战略要冲上。

“在这些地方,设立‘镇守府’!派得力的将领出任镇守使,手底下要有一营,也就是五百人的精锐战兵!同时,节制当地的‘部族义从营’,规模在千人左右!”

“镇守府者干脆就用归化我们的头人当主官,专门负责跟各部族打交道,传达军政府的命令,调解纠纷,收税!他们的税,可以用牛羊马匹、毛皮来抵!”

“推行‘头人责任制’!想当头人,可以!但必须向军政府宣誓效忠,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学宫来读书当人质!并且要保证自己地盘上的安稳,按时交税,提供兵员!我们呢,就承认他对部族的管理权,给他提供保护,开放互市,让他们能买到盐、铁、布这些活命的东西。”

“同时!保民府的学曹,要派教习过去,在镇守府和大的部族里,建‘蒙学堂’,免费教小孩说汉话、写汉字、学算术!青蛇卫的‘保民所’,也要同步跟进,把监控的网,给我撒到最基层去!”

最后,李信的朱笔落在了与清廷犬牙交错的边境线上。

“其三,边陲及敏感区!”

“比如,跟清廷地盘接壤的那些隘口,还有那些刚归附、人心不稳的流民屯点!”

“在这些地方,设‘巡检司’!派军中那些老成持重的老兵油子,或者靠得住的文吏去当巡检,给他们一百精兵和部分辅兵!”

“巡检司的任务很简单:盘查过往的商旅路人,抓土匪奸细,维持治安,收点过路费,税率要低,鼓励商人过来!同时,帮着保民府登记户口,救济灾民。这些地方,先不搞田亩改革,一切以稳为主!”

李信“啪”地一声将朱笔扔回笔筒,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这三级治理架构,核心在‘军府直辖’,是我们的根本!根基在‘保民教化’,是收拢人心!触角是‘镇守巡检’,是我们的拳头!耳目是‘青蛇密探’,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军政一体,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下达命令。

“陈敬之!保民府立刻给我拿出《新附之地治理章程》、《户籍田亩登记办法》、《税赋征收细则》、《蒙学推行纲要》!我要看到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让

“陈武!兵曹立刻协同各团,拿出镇守府、巡检司的驻军轮换、补给和训练章程!记住,新编的那些部族义从营,必须打散了混编,军官必须是我们的人!牢牢抓在手里!”

“燕九!青蛇卫的‘保民所’体系,用最快的速度给我铺开!我要新地盘上哪怕掉根针,都能立刻知道!”

“李颙先生!学宫要加速培养!我要既懂各族语言,又熟悉政务的人才!越多越好!”

“王希!格物院别停下!‘五雷神机’的量产,新式火炮的研发,给我往死里整!军备,才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本钱!”

李信的声音在议事堂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堂下众人,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此刻胸中都燃起了一团火。

一个清晰、庞大而又严密的统治蓝图,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诺!”

众人齐声应诺,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