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显然已经听说了王二解决镗床难题的事情,脸上带着赞许的笑意。
“王二,干得好!”
李信大步走到王二身边,扫过那支刻着“保家”二字的喷子枪。
他拿起枪,仔细端详着那刚劲有力的刻字,又掂了掂枪身,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分量。
“大人,镗床的毛病,用石粉混油膏解决了,枪管内壁光滑,试射应该没问题。这刻字……属下正在试手。”
王二躬身行礼。
李信点点头,将枪递还给王二,扫视着整个热火朝天的工坊。
“很好。这二字,刻得好!要的就是这份心气!记住,我们造的每一支枪,最终都要交到士兵手里,指向那些威胁我们家园的敌人。枪管里的膛线,枪身上的刻字,都是我们匠人的誓言——保家卫民,绝不含糊!”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确保工坊里每个人都能听清。
“王二,你改良镗床,攻克量产难关,功在当下,利在长远。更难得的是,你深知兵器关乎人命,关乎保家卫民的根本!本王今日,便以这卫民匠师勋章,表彰你的功绩与心志!”
李信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铸造的勋章。
勋章正面,一条矫健的蛟龙盘绕着一支喷子枪,象征着力量与守护。
背面,则刻着四个古朴的小字——“民心即天心”。
在全体工匠肃然又热切的注视下,李信亲手将这枚沉甸甸的勋章,佩戴在王二沾满煤灰的衣襟上。
“谢……谢大人!”
王二激动得声音有些哽咽,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胸前的勋章。
感受着那冰凉的金属逐渐被自己的体温焐热。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王二定当竭尽全力,为咱汉军,为咱卧龙谷的父老乡亲,造出更多、更好的保家利器!”
“民心即天心……”
工匠们低声念诵着勋章背面的铭文,看着王二胸前那枚在炉火映照下熠熠生辉的勋章。
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
那不仅仅是对王二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所有匠人价值的肯定。
是将他们每日的敲打锤炼,与那“保家卫民”的宏大誓言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就在此时,工坊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传令兵翻身下马,疾步冲进工坊。
“报!大人,准噶尔骑兵突袭白石岗哨所,张小虎队长率队迎敌,急需火器支援!”
李信的脸色瞬间严峻起来。
白石岗是卧龙谷的东北门户,一旦失守,敌骑可直插谷心。
“现在有多少支喷子枪可以立即投入战斗?”
李信问道。
王二快步走到成品架前,逐一检查着刚刚完工的火器。
“报大人,成品枪十二支,半成品八支,但半成品还没刻字……”
“来不及了!”
李信一挥手,“成品的全部带走,半成品也一并装车!战场上容不得半点耽搁!”
“大人!”
王二突然开口,声音坚定得出人意料。
“属下请求随军出征!这些枪都是我亲手造的,万一有个闪失,我能当场修理!”
李信愣了一下,随即摆手。
“你是匠人,不是士兵,战场凶险……”
“大人!”
王二打断了李信的话,胸前的勋章在炉火映照下闪闪发光。
“您刚才说过,我们造的每一支枪,最终都要交到士兵手里。既然如此,我就要亲眼看着它们发挥作用!况且,这些枪有什么脾气,什么毛病,我最清楚!”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决。
“民心即天心,保家卫民,不是只靠嘴说的!”
李信深深看了王二一眼,那双被煤烟熏黑的眼睛里,燃烧着与炉火一样炽热的光芒。
片刻后,他点了点头。
“好!王二,你随我出征!”
“小六!”
王二转身对年轻工匠喊道,“工坊交给你了!按我刚才的法子继续镗枪管,每支枪都要刻上二字,一个字都不能少!”
“是!王头儿!”
小六用力点头,眼中满含敬意。
王二抓起自己的工具包,里面装着各种修理工具和备用零件。
他最后看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工坊,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日夜不息的炉火。
然后大步走向门外,跟上了李信的脚步。
夜色中,一队人马疾驰而出,向着白石岗的方向奔去。
马蹄声渐行渐远,工坊里的炉火依然熊熊燃烧。
小六握紧了手中的刻刀,在新的枪管上刻下第一笔。
“保……家……”
他一笔一划,格外用心,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