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改装备车(2 / 2)

何雨水看他们没发现小设计,便在一旁补充:“我还加了个指示灯,电量不足时会变红,免得关键时刻掉链子。”

刘光鸿赞许地点头:“雨水考虑得很周到,就按这个标准生产,先给基层治安员配一批试用。”

除了电击棒,刘光鸿还带着手底下的团队研发一系列“声光武器”。

远射灯是在汽车大灯的基础上改良的,能发出强光,瞬间致盲歹徒,改良版对讲机解决以前短途通讯信号差的问题,有效距离能达到三公里,还能设计加密频道,防止信息泄露。

最让人振奋的是治安喊话喇叭,装在车顶上,刘光鸿特意让技术员加上一个“变声”功能,能模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声音,在歹徒谈判时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再试试这个。”刘光鸿拿起对讲机,对着喇叭喊道,“前方人员请注意,立即离开现场!”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威严,吓人一跳。

“刘局长,这声音跟您平时说话不一样啊。”研究员小王惊讶地说。

“这是加了低频增强,这样显得治安员更有威慑力。”刘光鸿笑着说,“对付聚众闹事的,有时候一声大喊,甚至比动手鸣三枪管用。”

还有麻醉枪和催泪枪的研发遇到困难。

麻醉剂的剂量要精准,既能快速起效,又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催泪剂则是找到一种刺激性强但挥发性快的,不会对周围群众造成太大影响的化合物。

“麻醉针的射程终于能达到十米,命中率在80%以上。”何雨水展示着麻醉枪,枪身小巧,像一把大号的手枪。

“针头要换成特制的,能穿透普通的衣物,还带倒钩,射中歹徒后不会脱落。”刘光鸿继续建议研发团队。

刘光鸿拿起催泪枪,对着空旷的院子试射一下。

黄绿色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带着刺鼻的气味,连站在十几米外的人都忍不住打喷嚏,查看系统里面的催泪弹新型设计图,他再次给出建议。

“威力足够,但需要再改进一下,让烟雾的扩散范围控制在五米内,防止误伤其他群众和同事。”

何雨水等人连忙记下来,毕竟局长的远见不是他们能比得上。

所有的新装备,最终都要整合到一辆车上去。刘光鸿把最适合治安工作的“红龙”越野车底盘找出来,重新设计车身,指挥手下的人,让他们打造出一辆多功能治安车。

最关键的是,每辆车身上加装轻型防弹衣,能抵御砖块和棍棒砍刀的袭击。

“最后试试野外作战性能。”

刘光鸿坐在副驾驶座上,让小王开车,反响不错,终于可以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