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还担心指挥不动别人!”刘光鸿眼睛放光,“虚职就行,我主要是想深入一线治安看看老百姓的实际情况。”
“那我跟治安局老陈打个招呼。”罗书记拿起电话,语气干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这身份特殊,下去调研和设计装备可以,千万别主动插手具体案件,免得让人找话头。”
“我明白。”刘光鸿点头应下。他要的是实践机会,不是权力纠葛,这个“后勤副处长”的身份,正好能让他名正言顺地接触治安系统的一线工作人员的迫切需求。
三天后,刘光鸿拿到烫金的任命书。治安局的同事见他年纪轻轻就挂上副处,又是汽车局的大局长,都透着几分探究。
“一定全力以赴。”刘光鸿拿着罗书记的任命书,心里清楚,这虚职实权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报道那天,治安局长老陈笑着拍他的肩:“光鸿同志,咱们局里的巡逻车最近老出故障,通讯设备在偏远地段经常断联,这些难题,可就盼着你这位大专家过来解决。”
换上治安局的蓝色制服,刘光鸿跟着老治安员老王去辖区巡逻视察。警车是辆半旧的吉普,发动机时不时发出“突突”的异响。
“刘处,您别嫌弃,咱们已经是局里最好的车就是这样,少部分人还是用的是自行车,更多的人用的是2条腿。”
老王握着方向盘,额头上渗着汗,“上次追个小偷,所里小陈的车轱辘掉了,还是靠两条腿才追上的。”
刘光鸿摸着布满划痕的外壳,心里不是滋味,一线的活真是不要容易。
听见吉普车有些古怪的响声,他让老王把车停在路边,打开引擎盖检查,线路杂乱不堪,零件磨损十分严重,不少地方还用铁丝捆着凑合。
“这辆吉普车哪是巡逻车,简直是移动的安全隐患炸药。”
他皱着眉,在笔记本上记下:“急需改进巡逻车发动机稳定性,加装应急通讯模块。”
两人巡逻到菜市场,正碰上小贩和顾客吵架,一个卖猪肉的壮汉挥着刀骂骂咧咧,旁边的老太太吓得直哆嗦。
老王赶紧上前调解,好说歹说才把人劝开,额头上的汗更多。
“这种事天天有。”老王擦着汗,“咱们人手不够,一个人要管三条街,有时候真是顾不过来。要是能有个快速反应的装备,比如带个扩音工具和远视工具,处理这种纠纷能快不少。”
刘光鸿默默记下“便携式扩音和投射设备”几个字。
他发现,现在的基层治安员从不缺勇气,是顺手的工具,比如能跑的车,还有通讯设备,能快速制服暴躁的人又不伤人的装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恰恰是提升他们效率关键。
巡逻结束时,路过一个小型治安所,门口围着不少人,隐约传来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