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刘光鸿救场(2 / 2)

接着那群国外工程师请到食堂吃饭,他们终于不再闹事,毕竟吃人嘴短。

两个小时后,当再次回到这,刘光鸿已经把最后一颗螺丝被拧紧,他擦了擦手上的机油,对年轻的技术员说:“兄弟,送电试试。”

电流接通的瞬间,修好的镗床发出平稳的嗡鸣,齿轮转动的声音流畅得像爵士音乐,接着刘光鸿按下操作台的红色按钮,主轴缓缓转动,在工厂灯光下,导轨移动得非常平稳。

“成了!我们成功了!”现场的龙国人欢呼起来。

络腮胡工程师卡门走上前,亲自上手操作,镗刀在钢板上划出一条笔直的线,精度表上的指针稳稳地指在“0.01毫米”的刻度上。

他愣了好一会,突然对着刘光鸿竖起大拇指,用有点蹩脚的中文说:“好!中国小伙子,厉害!”。因为还是娜塔莎推了推的手肘,他才反应过来!

接下来,双方互相吹捧,刘光鸿也顺便用系统复制这些外国工程师的技术经验。

已经来到吃晚饭时间,为了将他们众多经验全部加载完成,刘光鸿特地去厨房拉上傻柱和刘光福打下手,开始做地道中国菜。

不久,食堂的包间里,红烧肉的油香混着红菜汤的酸香飘满整个包间。李怀德为了气氛,特意让人买10瓶伏特加,给老毛子们倒上,酒液在玻璃杯里倒满。

“来来来,尝尝我们光鸿的大师级手艺!”李怀德举着酒杯,笑得合不拢嘴,介绍就是刚刚修机器那位高中生。

刘光鸿刚才抽空做的甜酸排骨,金黄的外皮裹着糖醋汁,还没动筷就闻到了甜香。

刘光鸿没有喝酒,正帮一旁娜塔莎翻译菜单。

小姑娘中文只会说“你好”“谢谢”,英文却很流利,两人用夹杂着俄语单词的英语聊得倒也聊得顺畅,毕竟刘光鸿的俄语比较官方,就像中国人用方言说话。

“这道菜叫锅包肉,我们用的是猪的里脊肉,外面裹着淀粉炸的。”刘光鸿指着盘子,“你们熊国的炸肉排是咸的,我们这个是甜酸口,要不你试试?”

娜塔莎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吹了吹热气,小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在嘴里化开,酸甜的汁裹着嫩肉,让她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吃!比我们的红菜汤还好吃!而且没有一点猪肉的骚臭”

络腮胡工程师听见,也夹了块试试,含糊不清地说:“嗯!比列娜做的好!”列娜是他的妻子,据说最擅长做红菜汤,娜塔莎最喜欢的汤。

“猪肉为什么不臭,那是因为这头猪被阉割掉,所以好吃!”刘光鸿解释。

“原来这样,我们大熊国就没阉割,所以没几个人吃。”

刘光鸿笑了笑,又给他们介绍红烧肉:“这个猪肉要炖比较久,越久越好吃,用的是带皮的五花肉,肥而不腻……”

他讲得细致,娜塔莎拿出笔记本一点点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