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不断检查试卷,一直到监考老师收卷时,说了句:“字写得不错。”
他才回过神。
刘光鸿笑了笑,说谢谢老师夸奖。
他走出考场,阳光刺眼,他眯了眯眼睛,看见二大妈他们举着个小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光鸿加油”,字上还描了红。
“可算考完,你自由了!”刘光天冲过来,想抱他,又想起刘光鸿有点怕痒,改成了拍肩膀。
“饿了吧?回家,妈给你炖了排骨!”二大妈拉着他的胳膊,手劲大得像拽着块稀世珍宝。
刘光鸿被他们簇拥着往家走,帆布包在身后晃悠,里面的准考证露出个角,照片上的少年眉眼舒展,完全没了考前的紧绷。
路过考点的公告栏,有人在讨论最后一道政治题,争得面红耳赤,快打起来。
于是他放慢脚步听了两句,嘴角勾起点不易察觉的弧度,小小格局题,他写了“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还举了可以引进第二年大学生技术员的例子,提前参与实践,避免高分低能,应该能得高分。
刘家一行人走到巷口,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喊:“刘光鸿,等等!”
原来是龙傲天——周明轩,他背着个双肩包,眼镜片反射着光。“你考得咋样?”他问,语气里少了平日的傲气,多了点少年人的好奇和坦诚。
“还行吧,不会比预考差。”刘光鸿停下脚步,“那你呢?”
“最后一道物理题,我的临界条件想了半天,才算出来。”周明轩笑了笑,“其他都是你的优势科目,而且这次历史政治都很简单,也不用关注其他,看来这次要被你远远超越。”
“不一定。”刘光鸿想起自己改对的那个选择题,“其实我也可能错了俩小题。”
家人们看着两人互相提问,没有打扰。
到巷子路口,两人没再多说,只是互相点了点头,像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互相告别!
回家的路上,二大妈还在絮叨:“晚上给你煮2个鸡蛋,再见炸一下火腿,肯定科科100分!”
刘光齐接话:“我买了一箱汽水,冰镇的,今晚喝够!”
刘光天蹦蹦跳跳跑在前头,说要去买十串糖葫芦。
刘光福还在和老爹刘海忠一起在考场外等着,原来他们来迟一步!
等到回到家,一问大嫂才知道一行人错过,于是刘光天踩上自行车,接回老爹和小弟,两人怨气有点大,不过听说刘光鸿考得不错,还有奖金,该怎么花?
小姑姑也插上一嘴,毕竟这可是大侄子的关心。
刘光鸿吃着晚饭,听着家人的声音,感受着胳膊上家里人力量,忽然觉得,这场考了三天的试,考的从来都不只是知识点,更是场外人的支持,他身后有家人的爱,怎么可能会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而且通过高考,他对人生有新的领悟,人们考的是遇事时的稳,是藏在书中细节里的细,是平时关键时刻的积累,更是无论输赢,都有家里人在终点等你的爱意。
属于他的战斗,在这个年代还没结束。不过至少这一刻,他可以暂时放下笔锋,尝尝胜利的甜,因为他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学历问题,而是四年以后志愿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