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鸿爬上驾驶座,踩离合、挂挡,反复试了几次,果然如王经理所说,挂三挡时轻轻一碰就会跳回空挡。他下车打开变速箱检查口,用手电筒照着里面的齿轮和拨叉。
“是拨叉轴磨损了,还有三挡同步器有点松旷。”刘光鸿很快找到问题,“不用大修,换个拨叉轴,调整一下同步器就行,备件有吗?”
王经理又是一惊:“真的?备件……好像有,我去仓库找找!”
看着王经理小跑着远去的背影,旁边的司机凑过来,递上一支烟:“刘师傅,你这手艺哪儿学的?太神了!”
“以前在机械厂跟师傅学过,我机械厂的师傅可是3级工程师,后来还在厂里接触过机床,原理都差不多。”刘光鸿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没点燃。
他知道,这些司机都是老江湖,对技术好的人向来佩服,搞好关系没坏处。
很快,王经理拿着备件回来。刘光鸿撸起袖子,开始拆卸变速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却毫不在意,眼神始终专注在手里的零件上。
司机们围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到他。
他们这辈子跟车打交道,见过不少维修师傅,却从没见过这么年轻、这么利落的,拆下来的零件摆得整整齐齐,连螺丝的朝向都一致,看着就透着股专业劲儿。
两个小时后,刘光鸿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擦了擦手:“试试。”
司机激动地跳上车,挂挡、加油,发动机的声音平稳流畅,三挡再也没跳挡。“好了!真的好了!”他兴奋地喊道。
王经理笑得合不拢嘴,当场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塞给刘光鸿:“刘师傅,这钱你一定得拿着!太谢谢你了!”
刘光鸿没推辞,接过来揣好:“举手之劳。王经理,我明天开始来上班?”
“随时都行!”王经理亲自把他送到门口,“中午食堂管饭,四菜一汤,保证吃饱!”
离开百货大楼时,已经快中午了。
刘光鸿摸了摸口袋里的五十块钱,心里挺踏实。这笔意外之财,刚好够给小姑姑买台缝纫机,就是没票,现在都在用大嫂的陪嫁,要是她有台自己的机器方便些。
路过胡同口的供销社,有水果上市,他进去买了两斤苹果,打算明天给李怀德送去。
刚走出供销社,就看到傻柱骑着自行车过来,后座上带着秦清茹,两人有说有笑的,秦清茹怀里还抱着个布包,像是刚买的布料。
“光鸿!”傻柱停下车,脸上的笑容藏不住,“我带清茹去扯点布,给她弟弟做件新衣服。”
秦清茹红着脸,小声说了句:“光鸿兄弟好。”
“柱子哥,清茹嫂子。”刘光鸿笑着点头,把2个苹果递过去,“刚买的,给秦弟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