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在意,心里盘算的是另一件事:桌上摊开的高二数学课本,他已经自学完了大半,连附带的习题集都快做完了。按这个进度,用不了多久,高三的课程也能吃透。
下课铃刚响,刘光鸿就抱着一摞书往办公室走。他要找班主任李老师谈谈跳级的事。
李老师正在批改作业,见他进来,推了推眼镜:“光鸿?有事吗?”
“李老师,我想申请跳级考试。”刘光鸿把书放在桌上,最上面是他整理的高一知识点总结,字迹工整,条理分明,“我觉得高一课程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想试试直接上高三。”
李老师手里的红笔顿了顿,惊讶地看着他:“跳级?还是直接从高一跳高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高三课程难度大,还要准备高考,你确定能跟上?”
“我确定。”刘光鸿从书包里掏出几本习题册,“这是我做的高二、高三部分模拟题,您可以看看。”
李老师翻开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不是因为做得差,而是因为太好。
高三的物理题他能写出三种解法,高三的数学题目正确率几乎百分百,连最考验积累的语文作文,都写得立意深刻,文采斐然。
“你……这些都是自己学的?”李老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嗯,平时放学和周末学的。”刘光鸿没说的是,凭着前世的记忆和这几年的刻意积累,高中课程对他来说确实没什么难度,“我想节省时间,早点准备高考。”
李老师沉吟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刘光鸿是他教过最聪明的学生,不仅成绩拔尖,还沉稳得不像个十六岁的少年。但直接跳两级,风险实在太大,一旦跟不上,不仅会影响高考,还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跳级考试可以申请,但我建议你先跳到高二适应半年。”李老师试图折中,“高三的节奏太快,你需要缓冲期。”
“李老师,我明白您的顾虑。”刘光鸿语气诚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但我有把握。如果跳级考试通过,我可以和学校约定:每次月考保证在年级前五十名,一旦掉出去,就自动退回原年级。这样既不影响学校的升学率,也能证明我的能力。”
年级前五十名,是获得高考报名资格的硬线。
李老师看着他清澈却异常坚定的眼睛,突然想起上次去家访时,看到刘光鸿屋里不仅有课本,还有机械图纸和菜谱,当时还觉得这孩子心思太杂,现在看来,这或许正是他思维敏捷的原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好,我帮你申请。”李老师下定了决心,“但你要记住,这是你自己选的路,不管多难都得走下去。”
跳级考试定在两周后,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五门,由高三的老师统一命题。
消息传开,学校里炸开了锅,有人说刘光鸿自不量力,有人等着看他出丑,连教导主任都找李老师谈了两次,担心这会打乱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