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二份正式工(2 / 2)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刘海忠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作揖:“谢谢厂长!谢谢厂长!光鸿那小子要是敢不答应,我打断他的腿!”

“别动不动就打。还想不想做干部!”李怀德摆了摆手,“是人才就得好好用。让他安心上学,周末或者晚上有空过来就行,不耽误他考大学。”

刘海忠揣着一肚子激动回了家,把这事一说,全家都炸开了锅。

二大妈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不敢相信:“他爸,这……这是真的?光鸿能去给副厂长做菜,光福还能进轧钢厂?”

“那还有假?李副厂长亲口说的!”刘海忠拍着胸脯,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咱们老刘家,总算要熬出头了!”

刘光鸿倒比家里人冷静得多。

他知道李怀德这是看中了他的“多面手”本事——既能解决技术难题,又能应付招待场合,这种人在哪个单位都吃香。“爸,我可以答应,但得说清楚,我只负责做招待菜,不做大锅菜,不掺和厂里的勾心斗角。”

“你放心,爸懂。”刘海忠现在对这个三儿子是一百个信服,“你只管做好你的菜,别的不用管。”

事情办得异常顺利。

杨厂长听说刘光鸿是被上级点名表扬的子弟,又有李怀德打招呼,二话不说就批了文件。

没过几天,刘海忠的组长任命就下来了,虽然只是个管着十几号人的小组长,但在车间里走路都带风,见了谁都挺直腰杆。

李怀德的秘书亲自带着刘光鸿和刘光福去办入职手续,由于工龄不够,刘光鸿还不能分房,不过李怀德说一年后保证送个大房子。

刘光福才11岁,不够正式工的年纪,只能先以临时工的名义在轧钢厂后厨打杂,每天放学就往厂里跑,择菜、洗碗、给大师傅们打下手,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乐在其中。

尤其是听说等自己考了厨师证就能转正,更是卯足了劲学,连玩的心思都没了。

刘光鸿那辆半旧的自行车成了关键道具。他把车让给了刘光天,特意叮嘱:“每天准时去接光福,别让他耽误了干活,也别在路上贪玩。”

刘光天虽然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却不敢怠慢这事,毕竟全家目前就他没工作,惹火老爹,可没人求情。

每天放学,他都骑着自行车准时出现在刘光福学校门口,车把上挂着个军绿色的书包,里面装着弟弟的饭盒。

兄弟俩一个骑车,一个坐在后座,穿过热闹的胡同,往轧钢厂的方向去,成了傍晚一道固定的风景。

刘光福的临时工工资不高,一个月只有十八块,但对这个年代的家庭来说,已是笔不小的进项,足够补贴家用买些细粮了。

刘光鸿自己则多了个“轧钢厂小灶大师傅”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