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和刘光齐站在门口,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只知道刘光鸿会修机器,却没想到他颠勺的手法如此老练,调味时甚至不用尝,凭着手感加调料,那股子从容不迫的劲儿,比酒店的大厨还像样。
“这……这真是高中生?”张建国喃喃自语,眼里的惊讶变成了浓厚的兴趣。
半个多小时后,四道菜陆续出锅。
红烧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颤巍巍地泛着油光;鲫鱼豆腐汤奶白浓郁,飘着翠绿的葱花;清炒青菜嫩绿爽口,酿豆腐则金黄饱满,肉馅的香气混着豆腐的豆香,让人垂涎欲滴。
张建国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瞬间被那软糯的口感和醇厚的味道征服——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带着恰到好处的甜咸,比王师傅平时做的更有层次感。
他又尝了口鱼汤,鲜得眉毛都快掉下来:“好!好!小伙子,你这手艺,比专业3级大厨都强!”
刘光鸿笑了笑:“厂长过奖了,就是平时在家瞎琢磨。”
正说着,门口传来脚步声,检查组的人提前到了。
为首的是市工业局的李科长,一进门就被香味吸引:“老张,你们食堂今天这菜够香的啊,是不是请了外援?”
张建国连忙把菜端上桌:“李科长尝尝就知道了,这可是我们自己人做的,还是个高中生呢。”
李科长等人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尤其对那道红烧肉赞不绝口,说比大饭店的还地道。
饭桌上,李科长不住地打听刘光鸿的情况,得知他不仅会修机器,厨艺还这么好,更是来了兴趣:“小伙子,有没有兴趣毕业后来我们局里的技术科?或者去咱们市的招待所?那里正缺你这样的多面手。”
刘光鸿礼貌地婉拒:“谢谢李科长厚爱,我还想考大学,学更多知识。”
“有志气!”李科长更欣赏了,“去考大学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边上班,边学习,先入职吗?”
刘光鸿说还是等考上哪个大学,再就业,这些不过是个人爱好,他学着玩。
“好吧,以后有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李科长这才放走他。
午饭后,张建国硬是塞给刘光鸿一张五十元的奖金和十斤粮票:“小伙子,这是你应得的。以后厂里机器有啥问题,还有做席,我还得请你帮忙。”
回家的路上,刘光齐还在感慨:“三弟,你今天可真是长脸了!连李科长都想挖你,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刘光鸿看着手里的粮票,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纺织厂的食堂显然有提升空间,要是能让刘光福来这里学厨,既有稳定的环境,又能避开院里的是非,说不定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