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老道嗤笑一声,带着几分悲凉,“公子,再坚固的堤坝,也挡不住超出其限的洪水。北疆将士或可血战,但朝廷呢?庙堂之上的诸公,可愿倾尽国力支援?内部的倾轧,可会因此稍歇?只怕外患未至,内斗先起!届时,烽烟遍地,何处是净土?”
他深深地看着萧凡:“南疆偏安一隅,经两年生聚,气象一新,已有崛起之姿。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亦是英雄趁势而起之机!天下大乱将至,南疆……该准备了!”
萧凡沉默片刻,杯中茶水已凉。他缓缓放下茶杯,问出了最初的问题,语气却已截然不同:“先生何以知之?仅凭天象乎?”
老道捋了捋胡须,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天象示警,乃其一。其二,老朽云游四方,曾于北地边境行医十载,熟知戎族习性与其地气候变迁。今岁虫蚁南迁极早,走兽储粮异常,此皆大寒之兆,与天象印证,绝无差错。其三……”他顿了顿,“观公子之气,龙骧虎步,隐有紫气萦绕,当是执掌一方气运之人。老朽之言,是告于南疆之主,而非一游学书生。”
话已至此,身份几乎被点破。萧凡不再掩饰,身上那股属于上位者的威严自然流露,他目光如电:“先生乃世外高人,既出此言,必有所教。萧凡……愿闻其详。”他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名字。
老道闻言,并无意外,只是肃然起身,对着萧凡微微一揖:“原来是王爷当面。老朽山野之人,不敢言教。唯有八字相赠:积粮备甲,静观其变。 乱世求生,继而图强,根基稳固方为根本。王爷已在做,便请……做得更快,更足!”
说完,他放下几文茶钱,飘然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官道尽头,仿佛从未出现。
萧凡立于茶棚之外,望着北方天际,原本晴朗的天空,似乎也因那老道一席话,而蒙上了一层隐晦的阴霾。
“冷锋。”
“属下在。”
“传令回去,”萧凡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决断,“所有在外密探,重点转向北境戎族动向及天气异状情报搜集。令度支曹、工曹、农曹主事,即刻至书房候见。另,以最高密级,飞鸽传书京都我们的人,密切关注朝堂对北疆军备、粮饷的议论。”
“是!”
萧凡深吸一口气,南疆温暖的秋风拂面,他却感到了一丝北地凛冬的寒意。
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术士的预言,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知道,安逸发展的日子,或许即将结束。南疆这把磨砺已久的利剑,是时候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天下剧变,做好出鞘的准备了。
“回府。”他转身,步伐坚定而迅速。背影在秋日阳光下,拉得很长,仿佛已与南疆这片土地的山川河流融为一体,承载着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