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第110章 荒岛创业,百废待兴(上)

第110章 荒岛创业,百废待兴(上)(2 / 2)

“下官崖州州同知吴有田,率衙署同僚,恭迎林大人!”吴同知领着众人躬身行礼,态度比府城的陈同知要恭敬许多,但也透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林霄下马还礼:“吴同知及诸位同僚免礼。本官初来,日后州务还需仰仗诸位同心协力。”他环视众人,开门见山道:“本官一路行来,见崖州地瘠民贫,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安民、垦荒、固防。烦请吴同知即刻召集三班六房,本官要了解州内详情,尤其是户籍、田亩、仓廪、卫所兵备及黎峒情形。”

吴同知连忙应下:“大人勤政,下官佩服。衙内已略备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待宴罢,下官即刻召集众人,向大人禀报。”

接风宴设在州衙后堂,极其简陋,无非是些本地海鱼、野菜、糙米饭。席间,吴同知等人言语谨慎,多是汇报些面上的困难:人口稀少(汉民尤少),可耕熟田不多,赋税难征,仓廪空虚;卫所兵额严重不足,器械朽坏;周边黎峒虽名义上归附,但时有摩擦,尤其是一些生黎峒寨,难以管束;海面上也不太平,偶有倭寇、海盗或不明身份的番船游弋。

林霄默默听着,心中将这些信息与自己掌握的情报相互印证。崖州的困境是真实的,但这汇报显然有所保留,至少关于地方胥吏可能的盘剥、卫所空额背后的猫腻、以及与某些黎峒或海商私下可能存在的“默契”,吴同知等人皆避而不谈。他深知,初来乍到,根基未稳,不宜深究,只频频点头,表示理解困难,强调当以安抚民生、恢复生产为要。

宴罢,林霄以旅途劳顿为由,婉拒了吴同知安排的州衙住所,坚持住进了驿馆——一处更为破旧,但相对独立的小院。他需要这个独立的空间。

就在他入住驿馆的当晚,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在他的房中。来人一身本地渔民常见的短褐,皮肤黝黑粗糙,满脸风霜,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如鹰,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烁着激动与忠诚的光芒。

“公子!您终于到了!”来人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激动,正是林霄在京城布局琼州时最倚重的秘密代理人——“驼爷”!

林霄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上前紧紧握住驼爷布满老茧的手:“驼爷!辛苦了!快坐下说话。”他亲自给驼爷倒了碗水,“一路可还顺利?基地那边如何?”

驼爷灌了口水,抹了把脸,低声道:“接到公子密信,说走官道赴任崖州,老朽便算着这两天就该到了便在两天前赶到了这里等着见您。基地一切安好!王将军、俞将军他们都盼着见您呢!”

“好!好!”林霄连声道好,眼中也难掩激动,“此地非久留之地,耳目众多。你且说说,如何安排见面?”

驼爷眼中精光一闪:“公子放心。崖州城南三十里,有一处唤作‘鹿回头’的小渔村,村后有一隐秘海湾,正是咱们的一处小据点。明日一早,公子可借口巡视地方,出南门。老朽安排的人在城外接应,乘小船沿海岸线过去,半日即到。那里僻静,绝无官府耳目。”

林霄略一沉吟,点头道:“甚好!就依此计。明日我便以‘初履地方,需勘察山川地理、民情海防’为由出城。”

翌日清晨,林霄仅带了两名从京城带来的长随,以勘察地方为由,婉拒了吴同知派人陪同的好意,骑马出了崖州南门。

行不过数里,在一条偏僻小径旁,果然见到一艘不起眼的小渔船。船上一名精悍汉子,正是驼爷的心腹。三人弃马上船,小船如离弦之箭,沿着怪石嶙峋的海岸线,驶向南方。

约莫两个时辰后,小船驶入一处三面环山、仅有一狭窄水道与大海相连的隐秘海湾。湾内风平浪静,碧波荡漾。岸边,已有数人等候。为首一人,身材高大,虽穿着普通布衣,但腰背挺直如松,面容刚毅,眉宇间依稀可见昔日的威严与沧桑,正是原定远侯王弼!他身旁一人,身形略瘦,目光沉静深邃,则是原越巂侯俞通源!两人身后,还跟着几名同样气质精悍的汉子。

小船靠岸,林霄一步踏上坚实的土地。王弼、俞通源抢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哽咽:“末将王弼(俞通源),拜见公子!谢公子再造之恩!”

林霄急忙弯腰,一手一个将他们扶起:“王将军!俞将军!快快请起!折煞林某了!看到二位将军安然无恙,林某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他打量着二人,虽然清瘦了些,皮肤也晒得黝黑,但精神矍铄,眼中重新燃起了生机,再无诏狱中的死气。

“全赖公子神机妙算,驼爷和老掌柜舍命相护,我等方能苟全性命于此天涯海角!”王弼虎目含泪,抱拳道。俞通源也重重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寒暄过后,驼爷道:“公子,老掌柜正在主寨等候。请随我来,看看咱们这片基业。”